近年来,绛县人社局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保持就业稳定、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关键举措,作为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坚持需求导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就业创业需要,大力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面向职工、就业重点群体、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等城乡各类劳动者,全方位开展了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使之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影响深远。
一是对职工等重点群体开展
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
依托县就业人才中心,大力开展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对就业重点群体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加大贫困劳动力和贫困家庭子女技能扶贫工作力度。
首先
结合绛县产业优势,培育服务产业技能型人才。经过多年发展,绛县已逐步形成樱桃、山楂、苹果、葡萄等果业种植为主的产业化模式,结合本县这一种植优势,聘请县内外果业种植专家,组织当地果农,开展了各种果树种植技能提升培训,使绛县发展果树种植有了一个质的提升。
其次
结合绛县工匠优势,培育劳务输出技能型人才。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绛县大力发展山楂等各类果树种植,该县老百姓大都掌握了苗木嫁接技术,绛县人社局就业人才中心结合这一地方工匠优势,聘请农艺专家、老农艺师,就苗木嫁接技术更新开办技能提升培训,促使每年有上万人赴新疆从事苗木嫁接,去南方从事茶叶采摘。
再是
结合绛县人员热诚、纯朴,加之毗邻中信机电公司,语言接近普通话的特点,适时开办月嫂、小儿推拿、催乳、保健按摩等培训班,培育适岗竞业技能型人才,近年来该县在北京、上海、广州、太原等地从事家政行业的不下万人,均受到服务对象的青睐,人均月收入大都在5000元以上。
二是激发培训主体积极性
有效增加培训供给
支持本县企业兴办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其扩大面向职工、就业重点群体和贫困劳动力的培训规模,创新培训内容,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基础能力建设。 今年以来,针对新冠疫情,县人社局针对广大月嫂需求,引导培训机构开辟两条培训途径,分别是微信线上培训群和钉钉线上培训群,聘请了20多名老师,每天3个课时,内容包括新冠肺炎病毒防范科学普及、规范的居家卫生、产妇日常护理、新生儿常见护理等知识,认真开展线上技能培训,做到职业培训线上行,学技防疫两不停,既提高了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又减少了疫情期间人员聚集。
截至目前
通过微信、钉钉、中国职业在线平台注册3553人,涉及工种有中式烹调、家政服务、保健按摩、营业员、酒店管理,完成课时2535人,线下培训435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06人,易地搬迁79人。让越来越多的劳动者通过培训实现了技能成才、技能增收。
三是完善职业培训补贴政策
加强政府引导激励
支持地方调整完善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依法加强资金监管并定期向社会公开资金使用情况,将职业培训补贴政策落到实处。
来源:山西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