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78-55601

联系方式

地址:总院:北京大兴亦庄开发区景园北街2号中骐美东产业园A座207 厦门分院: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嘉禾路21号新景中心A栋2202 新疆分院: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光明路59号时代 广场A座三十一层31A-0799
电话:

地方新闻
首页 > 新闻资讯 > 地方新闻 >

四川省:推进职业体系建设 围绕技能提升促就业

发布时间:2020-08-05    阅读次数:

新闻 · 导读

2019年以来,四川省重点围绕四川省委、省政府构建“5+1”现代工业、“10+3”现代农业和“4+6”现代服务业体系的战略部署,着眼于劳动者稳岗稳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实际,大力推进职业体系建设。

同时,四川还开发并编制了健康养老领域、高新技术领域、电子信息领域、文化旅游领域、农村实用技术领域等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夯实技能人才评价服务基础,提升四川省技能人才评价培养工作规范和整体水平,让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

近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转发《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制定工作计划(2020-2022年)》,明确由四川省主要承担“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等6个职业,参与“健康照护师”、“呼吸治疗师”等7个职业的职业技能标准编制工作。

同时,四川省还向人社部申报了“大数据运行平台搭建”“汽油机动车尾气治理”“植物微景观设计制作”等涉及一、二、三产业共134项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备案通过了106项、自行管理13项。

2019年至此,四川省参与职业体系建设工作频次与质量在全国各省人社部门中位居前列。

结合“川茶、川酒、川菜”

做强享誉国内外的“川”字号特色产业

依托大型酒企、科研院所,编写论证并向人社部申报设立“窖池建构及养护工”新职业,围绕川酒酿造工艺环节对技能人才的要求,编制“四川固态法小曲白酒堆箱”“根霉曲制作”等川酒酿造专项职业能力;编制“名优绿茶加工”“茶叶种植与管理”等6项川茶制作栽培工艺方面的专项职业能力;支撑“川渝菜系”贯通融合,编制与引进“夫妻肺片制作”“重庆小面制作”等10项川渝地区民间特色饮食制作专职职业能力。打响“川字号”品牌产业,有力助推技能劳动者能力水平向专精特新发展对标。

支持地方优势产业、传统农业

支持贫困地区手工业升级提质

契合四川民间手工艺传承,编制“蜀绣手工制作”“自贡彩灯造型制作”“手工纯矿物颜料制作”等20余项专项职业能力,直接应用于基层手工业者技能水平的提升;编制“樱桃栽培”“淡水鱼养殖”等30余项四川特色农业生产技能应用型人才所需的专项职业能力;编制与引进“彝绣手工制作”、“唐卡绘画”“藏族僧俗传统服饰缝制”“微型旋耕机维修”等20项直接受益于“四大片区”贫困劳动力就业基本技能培养,助力脱贫攻坚。

契合四川省产业结构的升级

催生高端技能类新职业需求

对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广泛运用,四川省对从业人员的需求大幅增长,着眼于技能操作层面人才的专项职业能力开发,促使未来形成相对稳定的从业人群。同时,编制“对话式人工智能操作系统(AICS)开发与应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大数据采集”“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等近20项专项职业能力,重点突出“技能+技术”综合能力素质培养,支持新经济领域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抢抓文化旅游业态更迭发展机遇

构建旅游板块职业体系

四川省组建由大型国企民企、大专院校等专家和综合管理人员组成的职业体系建设专项课题组,围绕“旅游景区业”、“旅行社业”、“旅游饭店业”和“文旅融合新业态”等4个专业板块建立职业体系建设任务,以服务于现阶段文化旅游产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实际需要。

在分类推进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工作总基调、总要求下,四川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还配套制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工作的通知》,对全省各机构开展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的组织程序、流程管理、设施设备、考务流程、质量监督等方面进行了统一规定,建立了千余套省级考核题库,有力支撑技能人才评价的基础制度规范和技术要求。

来源:四川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技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