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78-55601

联系方式

地址:总院:北京大兴亦庄开发区景园北街2号中骐美东产业园A座207 厦门分院: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嘉禾路21号新景中心A栋2202 新疆分院: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光明路59号时代 广场A座三十一层31A-0799
电话:

欣动态
首页 > 新闻资讯 > 欣动态 >

关于部分地区人才政策动态赛事都整合在这里啦,快看!

发布时间:2022-06-14    阅读次数:

导读

北京欣辰测评技术研究院(普通合伙)是一家综合性技能人才培养与评价服务机构,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人才交流中心长期技术支持合作单位,在职业培训、测评认定、平台技术服务等领域具备丰富经验。

整合了近期关于各个地区人才资讯的一些信息,供大家参考;

图片


#1

武汉市政府发布支持数字经济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涉及夯实数字新型基础设施、推动数字产业化升级、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强化数字经济要素支撑等五大方面、23条具体措施,单个项目最高给予3000万元资金支持。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市场条例》5月1日起施行。《条例》从人力资源市场培育、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人力资源市场活动规范、服务和监督管理四个方面,对自治区行政区域内通过人力资源市场求职、招聘和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作出规范。


#2


#3

第十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开幕,本届人才博览会以“广聚天下英才,共闯贵州新路”为主题,重点采集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城市规划及管理、山地农业特色产业经营、农产品精深加工、文旅企业运营管理、高质量教育医疗等19个方面人才(项目)需求,发布61个“揭榜挂帅”项目、涉及关键领域200多个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需求。

图片

政 策 动 态?

Policy developments


李克强对全国稳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作出重要批示

全国稳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5月7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稳就业事关广大家庭生计,是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关键支撑。当前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各地区、各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大就业优先政策实施力度,保持就业稳定和经济平稳运行。保住市场主体稳住岗位就会赢得未来。要着力支持稳岗,推进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条件下复工达产,加快落实退税减税降费等减负纾困政策,帮助尽可能多的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挺过难关、留住岗位。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带动更多就业。要努力拓展就业岗位,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关政策,扩大以工代赈规模。强化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促进和服务,做好困难人员就业帮扶,切实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继续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各方面要压实责任,各地要创造性抓落实,确保完成全年就业目标任务,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万钢在全国政协视频调研座谈会上强调

为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凝心聚力

5月6日,全国政协举行“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视频调研座谈会,就即将召开的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进行调研。万钢强调,要准确把握新时代人才强国建设的时代主题,牢牢把握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这个根本要求、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这个重要保障,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要进一步增强主动性、创造性,加强谋划、抓住重点,始终把握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这个重中之重,准确把握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这个重点任务,坚持着眼长远、加大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力度,高效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确保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落地。要发挥好人民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优势,运用好本次调研成果,不断研究推动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努力做到建言资政有用、凝聚共识有效。

图片

各地人才新政?

New talent policy


山东:青岛实施“人才强青”五大人才招引计划

山东:泰安发布人才政策“加强版”

5月6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重点解读《关于实施新时代“人才强青”计划的意见》。《意见》共10条40款,主要围绕扩大基数、高端引领、凸显特色、赋能发展四个方面,制定了包括人才基数倍增计划、顶尖人才聚集计划、高层次人才提升计划等10项子计划。《意见》规划了该市“五大人才”招引计划,梯次实施顶尖人才、高层次人才、未来之星、青年人才、技能人才等计划。《意见》为深入落实青年人才招引计划提出,支持对象是本硕博学历人才和博士后科研人才。只要符合条件,即可享受住房、安家等普惠性政策。如在青岛落户并购买唯一商品住房的博士、硕士,分别给予15万元、10万元一次性安家费。在青岛工作的博士、硕士、本科毕业生可连续三年享受每月1200元、800元、500元的住房补贴。对博士后科研人才,在站的生活补贴由每月5000元提高到7000元;出站来青留青工作的,给予25万元安家资助,到企业工作的,提升至40万元。

5月6日,泰安市举行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人才赋能行动启动仪式,泰安市人才政策“加强版”对外发布,“加强版”人才政策主要体现在平台搭建、创业帮扶、服务优化上。其中,在服务优化上,对企业新引进的博士、硕士、本科生,3年内每月可享受最高5000元、2000元、1200元生活补贴;购买首套住房的专科及以上青年人才,可享受2万-15万元购房补贴。

图片

广东:东莞加大创新人才、本科生引进培养“政策砝码”

广东:南沙发布相关方案推进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建设

4月28日,东莞市出台了《东莞市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暂行办法》《东莞市本科生引进培养暂行办法》两项新政。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支柱产业等发展需求,面向各行业各类人才,推出含金量高、创新度大、亮点纷呈的政策措施。新政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扩大政策对象覆盖面、面对人才条件不设限、跑出政策兑现加速度、实现支持措施多元化、形成引才平台强磁场。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营商环境专题发布会5月6日在广州市南沙区举行,现场发布了《南沙区高水平推进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建设实施方案》,其中多项措施惠及港澳人士。《方案》围绕国际合作战略平台建设目标,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建设全球溯源中心,构建南沙进口示范区便利监管的数字治理模式,推动“国际数据传输枢纽”粤港澳广州南沙节点等重点项目落地建设,推动科研数据跨境互联。此外,该方案还会支持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政策,建设中国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业基地,大力集聚人力资源企业和创新人才;并推出优化行业扶持政策,破除创新要素流动障碍,健全人才评价与激励办法,构建创新激励生态。

图片

江苏:《江苏省就业促进条例》5月1日起施行

江苏:出台“专员”制度 服务“专精特新”

今年1月23日,江苏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江苏省就业促进条例》,5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11章90条,主要包括政策支持、创业扶持、就业调控、公平就业、就业服务、职业教育与培训、就业援助等,涵盖了就业的方方面面,为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有效解决各项政策聚力支持就业问题提供了法治“工具箱”。条例概括起来有坚持“最大民生”定位,强化政府主导责任;坚持“就业优先”导向,推动各类政策集成;坚持“更高质量”目标,兜牢就业帮扶底线;体现“走在前列”新要求,创新就业工作体制4大亮点。

日前,江苏省工信厅在全国率先下发了《关于实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服务专员制度的通知》,高质量服务“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此次出台的“专精特新”专员服务制度将按照“分级服务,属地管理”的原则,为全省每家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配备1名服务专员,每名服务专员联系的“专精特新”企业不超过5家。原则上应从具有中小企业服务经验、组织沟通能力较强的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选派。制度中明确,服务专员工作主要由涉企诉求受理、惠企政策速递、助企资源对接、促企能力提升、护企权益保障等五部分组成,并要求服务专员“每月联系企业不少于一次,每年现场实地走访不少于三次”。

图片

人 才 赛 事?

Talent competition


云南:昆明市首届青年高端数字人才技能大赛启动

为鼓励更多青年人才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5月7日晚,昆明市首届青年高端数字人才技能大赛启动仪式在呈贡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举行。据了解,本次大赛从5月中旬持续到6月下旬,共设3Dsmax可视化设计、BIM建筑模型设计、华为低代码应用设计三个项目共五个组别,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进行。本次大赛的举办,将为数字昆明建设集聚一批具有创新创业活力的青年人才,为昆明建设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贡献力量。


贵州:第十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开幕

5月7日,2022年“贵州人才日”系列活动暨第十届线上线下贵州人才博览会在贵阳开幕,全省4400余家用人单位携5.2万余个人才需求通过人博会官网引才。据了解,本届人才博览会以“广聚天下英才,共闯贵州新路”为主题,重点采集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城市规划及管理、山地农业特色产业经营、农产品精深加工、文旅企业运营管理、高质量教育医疗等19个方面人才(项目)需求,发布61个“揭榜挂帅”项目、涉及关键领域200多个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需求。开幕式后,将依托贵州人才博览会官网,常态化进行用人单位和人才线上对接交流、线下洽谈签约招才引智,并陆续开展来黔人才“讲故事·展风采”微视频展播、“邀你黔行·共创未来”(贵安行、中国天眼行、“三线”旧址行)、发布一批青年人才驿站名单、举办贵州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开幕式、邀请人才观看民族特色文艺演出等系列活动。


江苏:第十届“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启动

第十届“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启动。本届大赛以“科技创新,自立自强”为主题,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大赛设地方赛、省行业赛和总决赛等环节,参赛项目按团队组、初创企业组和成长企业组分别进行比赛。6月30日为参赛报名截止时间,7月起开始组织比赛,9月下旬进行省总决赛。江苏大赛结束后,部分优质企业组项目将被推荐参加科技部等单位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

图片

1

END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