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市委书记于秀明深入到宜春中心城区部分职业院校专题调研职业教育工作,实地了解、研究推进我市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他强调,当前我市正处于产业转型发展突破期,以锂电新能源、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势头强劲,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全市各职能部门和职业院校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产业需求导向,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建设更高水平、更高层次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造就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建设江西综合实力强市提供强力人才支撑。
副市长兰亚青,宜春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解鸳,市委秘书长吴依群一同调研或出席座谈会。宜春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曾晓春陪同调研。
当天上午,于秀明首先来到宜春学院,参观新能源产业学院创新实践中心,了解师资队伍、专业设置和科研项目等情况。该中心于去年11月份开始建设,已搭建起比较完善的组织架构,先后跟江西国轩、赣峰锂业签订平台共建和技术合作协议,聚焦宜春锂资源综合利用、电池材料、退役电池回收等企业生产面临的技术难题,开展科技服务、项目攻关。于秀明对该中心精准办学方向、新颖培养模式给予肯定,要求坚持实用原则,紧贴首位产业,创品牌、创特色,培养更多急需紧缺技能人才。
在宜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于秀明实地考察模拟幼儿园、手工制作室等实训室,看望备赛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比赛的学生,勉励她们苦练基本功、掌握真本领,在比赛中赛出成绩、收获精彩。
在宜春职业技术学院,于秀明参观国轩产业学院,考察公共实训基地,仔细询问专业设置、学生就业等情况,对学院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表示赞许。于秀明说,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要坚持错位发展,紧贴产业需求,推进专业与产业、企业无缝对接,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随后,于秀明主持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市教体局、市工信局和高职院校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充分肯定我市近年来职业教育工作和各院校办学成效,并就培养高技能人才、深化产教融合、促进人才赋能产业发展等工作听取市直相关部门和企业代表意见建议。就如何办好职业教育,加快培养造就一支结构合理、技艺精湛、素质优良的技能人才队伍,于秀明强调:
——要加快提高院校培养能力,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坚持以产业引导教育、以教育促进产业,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体系深度融合、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深度融合、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深度融合、技术攻关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把“招生”与“招工”结合起来、“上课”与“上班”结合起来,让学生实现入学即入职、学习即上岗、毕业即就业。
——要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动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坚持既立足企业现实需要引进和培育急需紧缺人才,又着眼企业长远发展做好人才储备,着力在引才“解渴”上下功夫,在育才“造血”上下功夫,在留才“强体”上下功夫,积极为技能人才干事创业搭建平台、创造条件,真正让人才引得进、育得好、留得住。
——要切实凝聚部门工作合力,为技能人才提供充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像抓产业发展一样抓人才发展,着力破解底数不清、投入不足、职教体系不完善、使用评价制度不健全、生产生活环境不够优等问题,加快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完善技能人才激励政策,让更多技能人才能够脱颖而出。
——要全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让“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成为广泛共识。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荣誉观、就业观,扭转“重学历、轻技能”观念,大力表彰奖励技能大师和大工匠,讲好先进典型故事,提高技能人才社会地位,激励广大青年以技能为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