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晚
央视新闻频道《新闻周刊》栏目
以“毕业季‘撞上’就业急”为主题
聚焦2022届毕业生就业情况
报道了我校的促就业举措
据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了1000万人,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今年3月,教育部发起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5月起,教育部开启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活动,以期通过一系列专项行动为应届毕业生“支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多措并举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早准备——针对就业形式新特点提前布局谋划
面对新冠疫情和就业形势严峻的叠加影响,学校提前研判就业工作由线下向线上向转型、研究生相对求职数量超过本科生、毕业生求职向兴趣导向转型等新特征,积极作为,围绕就业工作一个平台(就业数据)两个抓手(指导·服务)的总体发展布局,向数字就业转型,向精准赋能转轨,切实推进就业工作有特色、有创新。
学校积极建设大数据模块化平台,建成包含生源信息管理、就业招聘、网签、就业指导咨询、精准匹配推送、离校管理、产教研融合等八个模块的智慧就业平台,完成学生就业过程信息化全覆盖。实现了点面结合,为精准赋能的就业育人新格局提供基础平台支撑。
2021年4月
我校正式正式启动
第一期“产教融合”建设项目
首批合作企业有万科、中兴通讯、
厦门国贸等11家单位
2022年3月
我校召开2022届春季毕业生
就业工作推进会
措施实——多措并举构建全员参与的就业大格局
党委常委会、校务会议将就业工作作为重要议题进行专题研究、协调推进,及时传达学习上级有关就业工作重要会议、文件精神,制定颁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关于推进毕业生充分与高质量就业的实施意见》和《促进充分与高质量就业的十条措施》,结合学校实际研判形势,出台具体举措。
进一步健全多部门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完善就业工作激励机制,切实推进招生就业工作联动。各学院积极引导学院教师、毕业生导师、班主任、辅导员及校友全员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就业指导服务部门与各学院建立“一对多”“点对点”工作联络制度,及时传递就业政策和招聘信息,送政策、送服务、送指导。建立校、院、家三极就业工作体系,点对点联系困难学生家长,共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观念。
通过精准匹配系统实现就业信息推送双向畅通。2020年建成精准匹配系统,切实做到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减少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提供更加匹配的岗位。2021年在精准匹配系统中加入能力建模及数据匹配功能,毕业生通过录入各种指标能力生成简历,加入数据接口,与单位需求做配对,用人单位可以按照能力匹配查找更加精确人数并推送招聘信息。2022年增加毕业生求职、考研、升学、出国等意向,减轻了求职信息过载,缩短求职时间,提高了毕业生的应聘成功率。
有成效——多方努力就业工作见成效
通过校、院、家三极就业工作体系,家校联动形成合力。召开毕业生就业推进会、就业工作云家长会20余场次,针对毕业生就业择业中存在的困难点共商举措。对全国考研考公形势、我校历年考研考公情况做出分析介绍,帮助学生合理调整预期,盲目考研考公毕业生数量明显下降。
我校深度整合教育部“就业育人”
和校内“产教融合”项目资源
今年4月
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分行、
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财新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等
多家企业的 20 项合作项目
入选教育部首批
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
立项数量位居在汉部属院校首位
4月中旬
我校召开校企供需对接
就业育人项目交流会
邀请16家合作企业
线上参会
全体校领导带领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及各学院进行“访企拓岗促就业”
目前已走访76家单位和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