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洋县以“稳就业促增收”为工作主线,围绕就业、创业、培训三大主业,不断提速、提效、提量,全力推动就业服务工作高效有序进展,保障全县就业规模总体稳中求进。
劳务输出是洋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方式,也是就业增收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该县人社部门动态建立缺工企业用工需求、本地未就业劳动力和在外务工劳动力“三个信息库”,完善企业用工信息发布机制,深化苏陕劳务协作,打好“线上+线下”招聘组合拳,创新探索“直播带岗”,千方百计送服务扩就业。目前全县城镇新增就业3022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711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402人。有序引导、组织全县劳动力转移就业10.9万人次,创经济收入16亿元。举办各类招聘会12场次(其中直播带岗4场),发布企业用工信息15期,提供就业岗位2.3万个。跨地区“点对点”定向送达农民工35批次798人,通过苏陕协作新增转移就业374人。发放脱贫劳动力一次性求职补贴89人4.45万元、一次性交通费补贴3739人159.8万元。
就业为民生之本,事关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扩大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规模,可保障县内企业用工需求,促进本地经济发展。
该县鼓励乡村能人创办社区工厂、就业帮扶基地,扩大就业见习规模,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引导脱贫劳动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安心就近就便就业。目前全县累计认定社区工厂27家,带动就业812人(脱贫劳动力210 人),累计认定就业帮扶基地19家,带动就业1428人(脱贫劳动力227 人)。新开发见习单位41家、见习岗位392个,新增63名就业见习人员,拨付就业见习单位补贴33.42万元,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补贴32.2万元。适度开发公益岗位,持续对“零就业家庭”、脱贫劳动力、监测户等重点群体进行就业兜底,保障困难群体就业有保障、收入不下降。目前全县公益岗安置就业5906人,其中人社部门安置就业1160人,2022年新安置161人。
创业创新是就业之源,加强返乡创业载体建设,筑巢引凤,既可壮大县域内乡村人才队伍,又可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引领就业成效明显。
该县坚持主动走企入户,上门宣传返乡创业优惠政策,积极推动创业孵化基地、信用村创建,引导其享受政策、成功创业、吸纳就业,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目前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0户3656万元,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140户70万元,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401人、市场主体628个,带动就业3000余人,成功举办1次“创聚鹮乡”创客沙龙,新认定2个信用村(洋州街道办北街社区、龙亭镇黄索溪村),拟认定1个创业孵化基地(鑫泰创业孵化基地)。
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新行业的不断涌现,劳动者亟需培训来“加油”、“补钙”,保持活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实现“拥有一技之能,梦想一触即发”。
根据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要求,结合市场需求和劳动力意愿,该县人社部门鼓励支持民办培训机构大力开展康养培训、农民工技能培训、紧缺工种培训和创业培训,促进劳动者掌握技能优质就业、创业者提思扩面成功创业、从业者补齐短板稳健增收。目前全县开展各类培训1571人,其中技能提升培训1185人(含康养培训623人、中式烹饪师179人、电工31人、焊工30人),创业培训144人,农业技术培训24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