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78-55601

联系方式

地址:总院:北京大兴亦庄开发区景园北街2号中骐美东产业园A座207 厦门分院: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嘉禾路21号新景中心A栋2202 新疆分院: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光明路59号时代 广场A座三十一层31A-0799
电话:

聚焦就业
首页 > 新闻资讯 > 聚焦就业 >

聚焦“稳就业”,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询问,17个部门单位应询

发布时间:2022-07-11    阅读次数:

就业

一头连着万家灯火

一头连着宏观经济

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

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明确要求,把促进就业和破解企业“用工难”工作作为监督重点,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推动有关就业法律法规以及《厦门经济特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有效实施,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确保我市就业大局持续稳定。

6月28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围绕我市促进就业和破解企业“用工难”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询问,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一一作出回答。

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今年来,在市委正确领导下,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克服疫情等不利影响,实施积极就业创业政策,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取得明显工作成效。组成人员强调,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在政治站位上要再提升,切实增强做好就业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在政策发力上要再精准,努力拓展各类就业岗位;在服务保障上要再强化,着力破解“用工难”问题。

许 霖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我市采取哪些措施提升产业附加值,促进更高质量更加充分就业,进而促进我市就业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产业规划等的有效衔接?

市发改委主任孙建辉


提升就业率,特别是在厦高校毕业生留厦比例,关键在于把我市产业做大把企业做强,增强对高校毕业生等人才留厦的吸引力,为人才发挥作用、为人才成长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和机遇。

为此,我们高起点统筹谋划,在我市“十四五”规划中进行专节部署,健全充分就业机制。加强统筹全市产业发展,加快构建以“4个支柱产业集群+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6个未来产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打造我市发展竞争新优势。深入推进重点产业链群建设,着力引进高技术、高附加值的高能级企业,创造更多的优质工作岗位。目前我市千亿规模产业链群达到10条,生物医药与健康、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速15%以上,2021年新增12家境内外上市企业,5家企业入选中国互联网百强,数字经济规模超4000亿元。


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引进、新建嘉庚创新实验室等一批重大创新科研平台,深化与厦门大学、清华海峡研究院合作机制,持续实施重点产业紧缺人才培养计划,提供更多知识密集型就业岗位。今年来,依托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创造就业机会总数超过1.3万个。大力开展精准招商,天马、联芯、厦门时代、中创新航等一批高能级产业项目落地,带动产业链供应链集聚拓展。培育引进各类500强、行业龙头企业在厦设立总部,2021年全市总部企业为我市提供约21万个就业岗位。

陈泰生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1076万人,总量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我省高校毕业生规模也将首次超过30万人。我市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13万人,比去年增加近万人,创历史新高。请问,我市采取哪些政策措施支持和促进应届毕业生就业呢?

市教育局局长陈珍


目前在厦高校毕业生就业落实率已达62%。我们正落实“百校走千企”活动,在厦18所高校已走访企业817家,拓展岗位21677个。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如持续加大教师招聘力度,开展“中小企业百日招聘高校毕业生”活动,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工作。以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厦门)为平台,开展青年创业实践和扶持,2022年基地新入驻大学生创业团队15个,目前累计入驻团队400多个。

市人社局局长赖祖辉


我们打好助企纾困稳岗扩就业组合拳,今年已累计为企业减费率降成本5.26亿元,向企业兑现稳岗返还补贴补助1.39亿元。赴外引才、本地留才、线上揽才,线上线下发力,今年已组织29场线下高校校园招聘会,1765家次用人单位参会。举办了121场线上招聘会,开展15场直播引才活动,观看量累计300余万人次。鼓励企业招收应届院校毕业生,已受理2346家用人单位招用13509名应届院校毕业生社保补贴2300.79万元。今年将实施发放1500元每人的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促进2022年度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邹庆键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我市已采取或将采取哪些有效措施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的住宿问题?

市住房局局长陈勇


政策上实施分类分级保障,如面向园区产业工人,按市场租金价的7折,配租宿舍型公共租赁住房,至今已为1118家企业、2万名职工提供住房保障,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占85%以上。通过“新建、改建、盘活”等方式加大租赁住房供应投放。截至目前已筹集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等租赁住房近13万套(间);“十四五”期间,我市还将新建保障性住房29万套。通过完善租赁信息发布、加强租金监测预警等方式加强租赁市场全过程监管,重点打击“二房东”利用城中村拆迁“抱团涨价、驱赶租客”等问题。

齐晓玲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用工难”的背后还有“留人难”。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因为子女就学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而被迫离开厦门、返乡工作,如何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

市教育局局长陈珍


今年4月18日至4月27日,全市六个区积分入学报名人数18820人,比去年少了1918人。今年秋季,全市户籍适龄儿童预计5.83万人,比去年5.28万人增加0.55万人,计划提供积分入学学位1.51万个。未派位成功的,通过引导到自主招生的民办学校入学、回原籍入学等方式,妥善解决入学问题。我市还将继续加快公办学校建设,大力实施“补短扩容”行动,确保到2022年底建成76个项目,新增学位数8万个,“十四五”期间新增13万个小学学位。

何秀珍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快递小哥的就业环境如何改善?合法劳动权益怎么兑现?这些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如何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市人社局局长赖祖辉


一是出台平台型劳动关系指导意见,二是建立平台掌握用工动态情况。目前,正逐步接入行业主管部门相关数据,并与全省、全国平台对接,实现平台用工监测管理服务全覆盖。三是探索社会保险保障模式,分步、分行业展开工伤保险试点,支持新业态从业人员按照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解除新业态从业人员后顾之忧。

市邮政管理局局长庄骁


依据《关于做好基层快递网点参加工伤保险工作的通知》,用工灵活、流动性大的基层快递网点可优先为临时性快递人员办理工伤保险,首批参保1300余人,数量居全省邮政业第一,另有超过1万名快递员购买人身意外保险。

郭晓芳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6月1日起我市施行户籍新政,促进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技工院校毕业生、企业骨干员工落户厦门。户籍新政实施情况如何?今后对鼓励服务业骨干人员落户是否还有进一步的举措?

市公安局副局长林世国


户籍新政实施以来,截至6月26日,共办理市外迁入14333人,市外迁入人数明显增加。


下一步,市公安局将推动岛外各区尽快出台企业骨干员工落户政策,配合职能部门持续探讨研究更多的人才落户政策,进一步探索人才落户申请材料和办理流程方面的便捷措施,推进全流程网上办理,最大程度便民利民。

一个半小时专题询问,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询问重点突出、直截了当,抓住了就业的痛点和难点问题,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关切;17个部门单位的应询回答,实事求是、坦率真诚,体现了政府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接受人大监督的行动自觉。

“六稳”工作、“六保”任务,都把就业摆在首位。今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把促进就业和破解企业“用工难”工作作为监督重点,目的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助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