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近日,市人社局会同市财政局、市税务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失业保险稳岗位提技能防失业工作的通知》,从9个方面,对现行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充分发挥失业保险稳岗位、保生活、防失业、促就业的功能作用,着力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
全力支持企业减负稳岗。加大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力度。参保企业2021年度未裁员或裁员率不高于2021年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目标(5.5%),30人(含)以下的参保企业裁员率不高于参保职工总数20%的,可以申请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大型企业返还比例从30%提至50%,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从60%提至90%。按单位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参照中小微企业实施稳岗返还,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其他参保单位(不含机关事业单位)参照大型企业实施稳岗返还。政策执行至2022年12月31日。继续实施降费率和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政策。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1年,执行期限至2023年4月30日。失业保险缴费费率继续为1%,其中单位和个人各0.5%;工伤保险基金备付期在2年以上的统筹地区,工伤保险费率下调50%。技能培训提升有补贴。拓宽技能提升补贴受益范围。将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人员纳入技能提升补贴享受范围,按取得证书等级最高给予每人2000元的补贴。每人每年享受补贴次数最多不超过3次。政策执行至2022年12月31日。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累计出现1个(含)以上中高风险疫情地区的失业保险统筹地区,对当地政府应对疫情防控需要停工停产的所有企业,按每名失业保险参保职工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支持企业组织职工以工作代替培训。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机构参照执行。政策执行至2022年12月31日。大力支持职业技能培训。对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接受职业培训的失业人员,按规定发放职业培训补贴。允许符合条件地区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提取基金结余的4%统筹用于职业技能培训。政策执行至2022年12月31日。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我市继续实施失业保险保障扩围政策,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新发生的,领取失业保险金期满仍未就业和不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的参保失业人员,可以申领6个月的失业补助金,发放标准1000元/月,其中,参保缴费不足1年的发放标准700元/月。失业补助每人只能享受一次,按月发放,领取期间不办理失业保险关系转移,不核减参保缴费年限。政策执行至2022年12月31日。同时,还将建立失业保险金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持续做好失业保险金、代缴基本医疗保险费等常规性保生活待遇发放工作。
近日,我市推荐的东海县恒达珠宝有限公司(传承项目为水晶雕刻)获评省级乡土人才传承示范基地,韦君余、张加林2位乡土人才领办的省级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获评省级乡土人才大师示范工作室。
自2019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乡村振兴、人才强国战略,紧扣省市委部署要求,将乡土人才纳入全市人才工作体系,不断建强队伍、拓宽载体,如今越来越多的“田秀才”“土专家”“新农人”等乡土人才破“土”而出, 在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等方面释放出越来越强的示范效应。乡土人才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创新创造,是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具有很强的带动示范性,他们植根乡村沃土、懂农业、爱农村, 富有乡梓情怀,在带动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独特的带动作用。
为了使乡土人才香起来,我市积极搭建平台,围绕东海水晶、海产品养殖、茶叶种植等特色产业,积极培养和选树产业发展带头人,扶持乡土人才做强产业,对获评“连云港市乡土人才创业示范基地”的,给予2万元补助。同时,建立技艺技能大师工作室,支持鼓励非遗传承人、能工巧匠等通过“名师带徒”模式延续技艺传承,对获评市级乡土人才工作室的,给予1万元补助。目前,全市共有市级乡土人才工作室和示范基地53个,获批省乡土人才传承示范基地2个、省乡土人才大师示范工作室8个、省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19个,累计获省扶持资金280万元。获批项目涵盖了我市水晶雕刻、茶叶制作、白酒酿造、水产养殖、农产品种植等多个领域和特色产业,有效助推了乡土人才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