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人社部印发了《关于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的意见》,提出建立并推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明确由用人单位和社会培训评价组织两类评价,主体分别按照有关规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对此,中国铁建党委组织部(人力资源部)苗振林针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职业技能认定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被《中国劳动保障报》刊发。
作为一家长期开展职业技能认定工作的单位,欣辰测评技术研究院一直积极探索公平、科学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方法。
今天,就由欣辰带领大家一起深入研究、思考:如何健全完善职业技能等级制度?
苗振林以操作大型施工设备人员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为例,指出由于相关操作设备租用费用高昂、报考人数较少、实际操作场地受限等原因,造成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无法按照常规认定方法推进的尴尬局面。
其实,这种情况不仅在建筑施工行业中存在,在一些难以准确量化认定标准的行业,同样面临着职业技能认定困难的情况。
欣辰认为,针对这类行业(工种)可根据具体的技能类型、所处行业等提供个性化认定,例如通过工作业绩考核、现场操作考核、技术攻关成果展示、团队协作能力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评定,使得职业技能认定更专业、更全面、更广泛。
苗振林在文中指出,对一些作业场地明确、工序操作有严格的国家职业标准或行业作业规范的工种进行职业技能认定时,很难划定各等级考核界线、区分考核难度。随后,他提出:需通过逐级增加对日常作业管理、带徒、预判事故 (障碍) 能力及响应能力 (包括处理能力、反馈能力及事故最终的损益情况等) 等方面的考核,来弥补制式考核的不足。
欣辰认为,针对该类行业(工种)的职业技能认定,除了要重点考核其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工作的能力,还应对受考核人员的个人职业道德素养(遵守法律法规、公司规章制度、行业规则等)进行规范考核。
苗振林认为,在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实施过程中,难免存在评价机构备案的地方主管部门所在地,与实施认定的地方不属于同一个省的情况。这时候应当采取五项举措:报备、督导、记录、远程监督、协调。
欣辰认为,完善的职业技能认定制度应当做到全国统一,这里的统一指的是:认定标准一致、认定范围全国通用、认定数据及时互联以及认定过程监督规范。 只有做到了这几点,才能使“人户分离”认定真正规范起来,避免出现地方或企业不认可的尴尬局面。
众所周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作为职业技能认定的重要依据,每年都会新增一些新兴职业(工种)。而对该部分新兴职业(工种)的职业技能认定方法是需要一定的前期积淀,只有通过不断的尝试与实践,才能制定出公平、科学的职业技能认定标准。
为此,北京欣辰测评技术研究院积极响应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提高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从业人员职业素养,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要求,承办并执行“网络视听主播岗位职业能力素养培训班”。
参训学员将得到职业能力素养的系统化培训,并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影视人才交流中心,为考核合格的学员颁发岗位培训合格证!

此次培训获得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相关从业者强烈支持和踊跃参与!

职业技能认定作为一项对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地评价与认证的活动,不仅对广大劳动者本身的职业发展有重要作用,标准化的职业技能认定也能促进劳动者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水平,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