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78-55601

联系方式

地址:总院:北京大兴亦庄开发区景园北街2号中骐美东产业园A座207 厦门分院: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嘉禾路21号新景中心A栋2202 新疆分院: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光明路59号时代 广场A座三十一层31A-0799
电话:

聚焦就业
首页 > 新闻资讯 > 聚焦就业 >

就业,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发布时间:2022-10-25    阅读次数: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稳则心定、家宁、国安。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泰安肥城市坚持把稳增长、保就业作为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下限,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建立健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机制,大力推行以“政策扶持就业、政府开发就业、经济拉动就业、创业带动就业、培训促进就业、内外转移就业、公岗托底就业、社区服务就业”为主题的多元化就业促进模式,着力拓展就业空间,就业形势保持基本稳定,群众收入持续增长。截至目前,全市从业人员达到了18.65万人,城乡劳动者分别以异地转移就业、市内就地就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等方式实现了就业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以内。




图片

图片

结构性就业矛盾有效破解 成为就业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图片

十年来,肥城市始终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总体方针,深入企业加强就业指导,加大对新旧动能转换企业的指导服务力度,引导企业合理分流和安置职工。与此同时,积极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投资新建了新的人力资源市场,坚持每年定期开展大型招聘活动,搭建企业和求职群众对接沟通的“桥梁”。2012年以来,全市累计开展规模性招聘活动180余场次,促进11.1万人次成为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困难群体和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再就业,全市骨干企业招工压力明显减轻,人力资源储备基本充足。

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全民创业成为带动就业新引擎



图片

肥城市把促进全民创业作为带动就业、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按照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原则,通过采取政府引导、政策推进、技能扶持、资金保障等措施,创业工作呈现了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势头。2015年以来,肥城市成立了泰安市首家创业者协会,组织全市创业个人和企业抱团发展;以“创业·发展,提智·助赢”为主题,组织举办了“泰山创客训练营活动”;以“凝聚力量,创赢桃都”为主题,举办创新创业大赛。肥城市持续推进创业平台建设,以平台建设拉动全民创业,成功创建省级创业型镇街1个、四型就业社区8个,泰安市级创业孵化园区1个、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2个,泰安市级创业型镇街8个、创业型社区15个,政府鼓励创业、群众自主创业、社会支持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2020年,肥城市成功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2022年,肥城市王瓜店街道南军寨社区被人社部命名为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

就业创业优惠政策高效落实 成为稳定和促进就业的主抓手






图片


认真贯彻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通过发放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创业,发放稳岗补贴资金稳定就业岗位,发放社保补贴鼓励灵活就业、鼓励企业吸纳就业等,促进和保障了全市就业创业工作形势稳中有升、持续向好。十年来,肥城市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3亿元,贴息2800余万元,发放就业困难群体社保补贴3200余万元,城乡公益性岗位安置3900余人。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和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2015年以来,积极落实困难企业稳岗补贴政策,累计发放稳岗补贴9400余万元,帮助2700余家企业稳定就业岗位,惠及职工达56万人次,关键时期为稳定就业岗位、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精准帮扶兜底保障 就地就近就业成为困难群体就业新途径




2016年以来,肥城市按照“准实长稳”工作要求,将就业扶贫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在完善就业机制上下功夫,在激发内生动力上想办法,通过采取就业援助扶持、创业引领带动、技能培训促进等措施,大力促进就业精准扶贫工作落地见效。2017年,对全市首批9家符合条件的就业扶贫车间进行认定,并按照每人1000元的标准发放了奖补资金。与此同时,通过政策激励促进企业优先雇佣享受政策的农村贫困人口,促进了农村贫困人口不出村、在家门口就近就地就业。2018年以来,全市639名有能力、有需求的农村贫困人口,已通过就地就近就业实现脱贫。大力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兜底安置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022年上半年,已安置3900余名城乡就业困难群体通过公益性岗位实现就业。2022年8月,泰安市在肥城市召开现场会,推广了公益性岗位兜底保障城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的工作经验。

党建引领凝聚合力 贴近服务成为增进群众民生福祉的保障





图片


获取就业创业信息、就业创业政策渠道狭窄、形式单一,是群众享受优惠政策的主要障碍。十年来,肥城市就业部门创新采取“主题党日+民生服务”的方式,定期组织党员干部深入镇街、社区,广泛开展“就业创业政策下基层”“就业扶贫直通车”等政策宣传活动,普及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开展就业创业服务,并邀请用工企业开展现场招聘,将政策、岗位、服务等送到了群众“家门口”。截至目前,累计开展政策下基层宣传活动80余场,覆盖肥城市14个镇街、开发区和部分企业、社区。与此同时,针对群众办事遇到的痛点、堵点和难点问题,组织开展减证便民事项集中整治,全面取消不必要的资料证明,将“思想上尊重群众、服务上方便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落到了实处,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