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昆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建立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和多元化评价机制,努力促进昆明市技能人才提质扩面。
踔厉奋发,走好新时代赶考路;笃行不怠,答好民生考卷。
三年来,昆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通过进一步规范评价行为,不断确立技能人才评价权威性;通过进一步拓宽评价工种覆盖面,不断满足用工双方职业成长需求;通过进一步繁荣职业技能竞赛,不断丰富技能人才评价方式多元化。
看见最深的足迹,美好的愿景正一路生花。
三年来,昆明市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工作为昆明市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为昆明市当好全省排头兵,提供了优质技能人才服务。
维护技能评价权威
缩短人岗适配周期
披荆斩棘,昆明市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工作走过了万水千山。
缓解人岗匹配难、适岗周期长的就业结构性矛盾,昆明市人社局通过规范技能人才评价各环节,促进就业者科学评价,实现技能分工、分级、分类,缩短企业选工、用工考察周期,促进技能人才人岗匹配,进而提高劳动效率。
企业认可,职工认同。昆明市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工作改革的第一步,便确立了技能人才评价权威性、通用性、专业性。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三年来,昆明市累计评价技能人才43万人次。
在全省率先建立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管理工作机制,昆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出台了《关于做好昆明市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管理工作的通知》,总结形成昆明市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管理制度体系和经办规范程序,并向全省推广经验。
在全省率先引入第三方开展现场外部质量督导工作,昆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试点评价线上视频监控,运用线下现场检查,专项抽查等多种方式开展外部质量督导工作确保评价规范性。有效遏制违规评价、违规取证行为,持续开展“山寨证书”专项治理,坚决维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权威性和评价严肃性。
通过持续优化评价环境加强行业企业、技术院校、社评机构等各类技能人才评价主体资源整合,成功打造了立足省会、服务全省、辐射周边的技能人才评价新高地,间接赋予驻昆企业用工“优先选择权”。
为促进技能人才评价与时俱进,迅速在新业态、新职业建立评价权威,加强产业用工跟踪,加强服务产业龙头企业,建立政府指导、行业主导、社会参与的新职业评价要素采集模式,昆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备案了咖啡师、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创业指导师、机动车鉴定评估师、贵金属首饰与宝石检验员等新职业。
在全省率先评价2000多人,昆明市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工作迅速打通了新职业技能人员提升通道,促进了新业态、新技术发展升级。
扩大技能人才评价范围
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
时光的坐标,镌刻下昆明市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工作奋斗的印记。
紧紧围绕产业发展用工需求,昆明市不断扩大评价主体数量和可评价职业总量,不断拓宽服务范围,为企业选人用人、劳动者求职就业或职业生涯发展提供高效服务。
奋斗,激扬起磅礴力量。
统计数据显示,昆明市实现技能人才年评价量逐年增长,从2019年5万余人次增至2022年25万余人次。其中,高技能人才年评价量从2.9万余人次增至6万余人次,昆明市的数量增幅始终保持在西南地区前列。
数据无言,却最有说服力。
昆明市完成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用人单位和社评机构备案,从2019年试点用人单位备案8家,增至2022年56家,占全省用人单位备案总量50.61%,备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社评机构109家,占全省社评机构备案总量48.4%。
结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行业企业评价规范,昆明市积极引导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备案新职业(工种),满足产业用工需求,对新业态、新技术发展做出积极回应。
2022年,全市可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职业(工种)480个,较2019年增长8倍。探索无人机驾驶员、无人机测绘员、无人机装调检修工、咖啡师、互联网营销师5个新职业(工种)评价基础开发,扶持新业态产业在昆明落地生根,有效破解了职业(工种)备案数量与产业发展需求不匹配的难题。
探索国际职业资格互认模式,昆明市进一步加强“一带一路”框架下南南技能合作,积极争取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国际劳工组织支持,实施“老挝技能开发学院师资研修班”对外职业技能培训项目。
2022年,昆明市首次采用全线上模式开展为期10周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解决工学矛盾、时空限制、疫情影响等问题。在上级主管部门指导下,昆明市首次对10名外籍人员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评价,由云南技师学院颁发了电子商务师职业技能等级三级(高级工)证书。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昆明首次为云南省打通中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国际化通道,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人才新高地和区域性人才中心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开拓职业发展通道
实现多元评价人才
质胜于华,行胜于言。技能人才实作能力强的特性,决定了人才评价紧靠实践、体现动手能力的特点。
积极完善昆明市职业技能竞赛体系,昆明市广泛深入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不断健全职业技能竞赛管理机制、创新办赛模式、增强成果转化,让职业技能竞赛成为技能人才提高本领的“养成路”。
变化有目共睹:昆明市职业技能竞赛从2019年96个职业(工种)场次增至2021年144个职业(工种)场次,带动6万余人次技能人才参与职业技能竞赛活动,间接带动15万余人次劳动者参与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和职业技能培训。
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关注度高、影响力广的特点,昆明市积极营造全市技能人才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技能成才的良好氛围,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评、以赛促建,着力打造昆明市职业技能竞赛品牌。同时,给予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机会,体现高技能领军人才的示范作用。
三年来,昆明市通过职业技能竞赛选拔产生382名技术状元,761名优秀技术标兵,1578名技术标兵,成为了所在企业发展的领头羊,提升了企业创新创效的能力,壮大了企业的高技能人才力量。
打破技能人才职业发展“天花板”,探索推行“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在传统职业资格五级工(即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制度下增加了学徒工,特级技师、首席技师。
从入门适岗阶段突破,昆明市打通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壁垒,让新入职劳动者先从学徒开始“热身”;打破高级技师“天花板”,对行业技术有影响带动作用的,聘任特级技师岗位,对企业贡献巨大、行业引领作用显著的,聘任首席技师岗位。
2022年,昆明市在电力、化工、机械制造等行业,推荐备案用人单位开展首批特级技师试点工作,最终评选出特级技师49名。进一步拓宽技能人才职业生涯发展空间,激发钻研业务、加强学习、提升技能的“内生动力”。
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
在第二个百年的新征程上,昆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一直秉承依托行业、贴近企业的服务理念,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为昆明市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人才汇聚之地、事业发展之地、价值实现之地积极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