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来疫情不断更新
来自四面八方的消息
到处都是“阳了个阳”
让很多人心情变得焦虑紧张
很多小伙伴用手机刷信息新闻的同时
自己会感到喉咙痒、胸闷、头疼、还有点咳嗽
反正整个人都不太好了
怀疑自己是不是中招了
甚至睡不着觉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
这是典型的焦虑体验
焦虑源自于不确定感和无法把控感
当这些感觉太过于强烈或持续存在的时候
大脑会接收相关信号
分泌令人紧张的激素
就很容易出现心跳加速、发热的感受
下面就给大家指导一下
疫情当下如何自我心理调节
尽量保持生活规律
把自己能控制的事情做好,尽量保持跟平时一样的生活节奏,一日三餐、睡眠、运动、娱乐、家务一个都不能少。千万不要因为疫情自乱阵脚。维持规律作息,保持生活状态的稳定,是心理稳定的重要基础。
重拾往日兴趣爱好
想想您有哪些兴趣爱好?花些时间去做可以让自己平静和愉悦的事情。比如听音乐、追剧、适量运动、和心爱的人聊天或专注于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
保持亲友密切沟通
面对疫情带来的风险,密切的家庭联系和社会支持是“安全感”的重要来源。保持每天至少一次和亲友之间的联系,了解自己的亲朋好友在做什么、在想什么,当发现大家也有相似的感受后,就会感到释然很多。对儿童和老年人,尽力给予更多鼓励和照顾,彼此的支持能让我们更持久地应对困境。
口罩及时更换,每个口罩累计佩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乘坐电梯和公共交通工具、进入公共场所时,均应规范佩戴口罩。
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家中人较多时,建议开窗通风;家中有居家隔离人员时,其所在房间应关闭房门,单独开窗通风。
外出回家、接触快递、电梯按钮、公共门把手等公共设施、咳嗽或者打喷嚏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洁指尖、掌心、手腕各个部位。
心理咨询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咨询师,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主要以面谈的方式,帮助来访者更好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更有效地解决成长的烦恼或挫折,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成长,更为自主、积极地迈向自我实现。
心理咨询工作的对象可按年龄段来分,分为儿童心理咨询、青少年心理咨询、成人心理咨询和老年心理咨询。我只接受过成人心理咨询的受训,所以我的主要工作对象是18周岁以上的成年人。
如果你学了心理学,就会知道,人人都会偶尔出现这样的状况,发现自己是正常的,闹点小情绪没什么大不了。
而目堂握了一些心理规律,可以帮我们用更健康的态度,去对待未来的生活,可以预防心理危机。
如果你心理健康,目前没有困扰你的“心病”,只是偶尔有点“心理小感冒”,那学习一些心理知识,绝对有好处
而且,如果你的个性特质非堂话合从事心理方面的工作,比如做心理咨询师,那就可以通过心理学的系统学习,通往职业化的道路。
我国的心理咨询师职业蕴藏着巨大的潜力,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心理咨询师不仅可以自主执业——拥有自己的心理咨询中心,还可以担任大中小学校心理教师、医院心理科咨询师、社区心理咨询师、心理热线咨询师、企业心理咨询师、企业心理顾问,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心理咨询师的职业收入和未来发展前景问题。
心理咨询师这个行业对于受训、个人体验、被督导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我们刚刚开始入行可能只能接一些低价的咨询实习。所以如果你想从事这个行业,需要有一个心理准备。你的个案比较稳定了,你的收费也提上来了。那收入能达到多少,取决于每周的个案量能达到多少,这很显然决定了你的收入。
1、希望专业系统地学习咨询方法和技术,成为持证心理咨询师
2、有过心理学碎片化学习的经验,想要完善理论基础及务实操作的学习者
3、对心理学感兴趣,希望深入了解心理机制,获得更多觉察和成长的小伙伴
4、有意愿学习心理学知识,提升个人能力,改善人际关系,加强心理素质的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