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78-55601

联系方式

地址:总院:北京大兴亦庄开发区景园北街2号中骐美东产业园A座207 厦门分院: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嘉禾路21号新景中心A栋2202 新疆分院: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光明路59号时代 广场A座三十一层31A-0799
电话:

地方新闻
首页 > 新闻资讯 > 地方新闻 >

荆门京山:做实就业服务 促进就地就业

发布时间:2023-03-16    阅读次数:

近年来,荆门市京山市人社局坚决贯彻落实就业优先政策,聚焦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所需所盼所忧,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做实就业服务,引导就地就业,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明显提升。

以平台创建为抓手,提升就业服务能力

建成“两库一平台”。于2021年启动开展劳动力资源和企业用工信息采集,采集34.57万人,录入34.21万人,建成两个信息库,采取“市主导、镇主责、村落实”,适时调度通报,推进信息采集和数据更新。为确保信息采集优质高效,按照“谁采集、谁录入,谁核查、谁负责”的原则,强化责任落实,建立健全数据定期优化调整长效机制,确保数据更新及时、精准、有效。推动“一区三园”企业和人力资源机构共享信息,服务企业用工需求与劳动力求职意愿的精准匹配、高效对接,今年以来已为园区企业招工1902人。

建设“零工驿站”。去年建成零工驿站2个,今年将再建10个。将零工驿站委托给实力雄厚的人力资源机构运营,去年通过零工驿站帮助求职906人,为园区企业招工1395人。

引进人力资源机构。引进前包、纳杰、智猎天下3家人力资源公司进驻京山,形成良性竞争,通过市场化手段帮助就业和服务用工。

以品牌创建为载体,提升就业创业质效

以创建技能强省示范县为契机,促进技能提升。常态化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丰富培训种类,优化培训方式,年均培训10000人左右。与荆门市技师学院合作,大力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形成典型经验,新型学徒制培训纪录片在湖北卫视“大国工匠”栏目播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园区企业建立焊工培训基地,每年为企业输送急需紧缺工种近百人。

以创建返乡创业示范县为契机,营造创业气场。以国家农村创新创业孵化实训基地金瑞物流园为载体,精心打造返乡创业孵化中心,成功孵化企业130余家,年交易额10亿元以上,带动创业300多人。精心培育创建省市返乡创业示范园、示范项目,全市纳入培育的企业和项目共45个,成功创建省级项目4个、市级2个,评选认定县级项目19家。积极推送优质项目参加“中国创翼”“荆创汇”等创业创新大赛,绿丰农业、中昆虫业项目分获第四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优胜奖。

以创建劳务品牌为契机,助力高质量就业。注重劳动品牌培育,“京山月嫂”“京山对节白蜡园艺师”先后获省级劳务品牌。目前在外务工的“京山月嫂”有1.8万人,月人均薪酬6000元以上。逾两千名“京山对节白蜡园艺师”凭借一把剪刀走天下,人均年收入10万元以上,带动从事对节白蜡关联产业约5.6万人。

以返乡就业为导向,促进就近就地就业

围绕主导产业促返乡就业。将返乡就业工作纳入全市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文旅大健康三大战略产业进行谋划,纳入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统筹调度,依托在外商会、成功人士,建立在外务工人员台帐,关注他们的返乡意愿,有的放矢引导返乡就业。

出台激励政策促返乡就业。京山市委市政府先出台了人力资源集聚二十条、“安家工程”十条、重点人才“蓄水池”等激励政策,不断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引育用留服”长效机制,激励效应初步显现。

建立健全机制促返乡就业。优化整合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部门职能职责,定期调度督办,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将返乡就业、城镇新增就业、就业创业培训、输送企业用工等指标纳入乡镇党政班子政绩目标考核,严格考核结账。近两年新增市场主体7360个,其中返乡创业1256人,返乡就业387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