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简介
资质荣誉
欣辰优势
企业文化
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继续教育
新职业
专项职业能力
其他业务
欣视角
欣动态
技能鉴定
职业教育
地方新闻
政策文件
技能人才
聚焦就业
全媒体视听
微信二维码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
地址:总院:北京大兴亦庄开发区景园北街2号中骐美东产业园A座207 厦门分院: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嘉禾路21号新景中心A栋2202 新疆分院: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光明路59号时代 广场A座三十一层31A-0799 电话:
发布时间:2023-04-10 阅读次数:
为做好2022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自2022年4月起,上海市人社局与教育部门开展对接,提前获取应届高校毕业生名单,在学生实际毕业前已开始建立属地化的实名制跟踪服务机制。经各方努力,上海市2022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在2022年末实现就业比例达到93.4%。
一、建立排摸机制,掌握服务需求。通过点对点、人跟人、专项调查等方式,动态跟踪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每月动态更新服务名单,做到未就业毕业生基本情况清、家庭状况清、技能特长清、就业意向清、服务需求清、台账记录清。二、实施十个“一”服务攻坚行动,紧抓服务落实。制定并发布《开展2022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十个“一”服务攻坚行动的通知》,以实名服务为支撑,按需分类推进就业、创业、培训等相关工作。同时,将“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帮扶就业率”作为稳就业工作综合考核评价指标,全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三、落实实名帮扶,开展“1+N”定向服务。建立实名服务台账,对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毕业生,至少提供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通过“一人一档一策”,梳理毕业生就业需求,个性化开展一对一指导、岗位推荐、就业训练、职业体验等“1+N”定向服务。四、加强服务引导,提升服务知晓度。编写发布《致2022届高校毕业生的一封信》和《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宝典》,向本市高校毕业生全面介绍就业政策、服务举措和服务渠道。五、聚焦岗位供给,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开展各类专场招聘会,举办重点企业直播带岗、“高校毕业生名企校招直播月”等活动。同时,加强线上平台高校毕业生招聘岗位的归集和发布。六、深耕职业指导特色服务,提升服务精准度。一方面强化15分钟就业圈内的职业指导工作室建设,将服务延伸至街镇、村居。另一方面依托本市职业指导师团队、就业服务专家志愿团两支专业指导队伍,提供一对一预约咨询指导服务,打造求职能力实训项目,开展职业指导直播活动,提供在线微课、专家讲座、指导类短视频等形式多样的职业指导服务。七、加强就业见习组织实施,助力提升就业能力。落实人社部“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挖掘符合区域产业发展特点的规模企业见习岗位,组织开展见习专场“直播带岗”、实岗探访等招聘活动,鼓励高校毕业生参与就业见习。同时,创新实施就业见习“推荐制”,鼓励企业吸纳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推荐的毕业生成为见习学员。八、开展困难毕业生结对帮扶,确保服务成效。提供职业指导人员结对指导、就业服务专员岗位匹配、就业服务专家补充服务的“3对1”结对帮扶,送策入门、送岗到人。同时积极与团委、民政、残联相关部门联动,为困难毕业生优先推荐就业岗位,按需提供托底安置。九、积极实施扶持政策,畅通办理渠道。发布实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系列扶持政策,并依托“一网通办”等服务平台畅通政策享受的办理渠道。在原有用人单位新招用高校毕业生社保费补贴和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社保费补贴政策的基础上,2022年实施“免申即享”的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和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
一、建立排摸机制,掌握服务需求。通过点对点、人跟人、专项调查等方式,动态跟踪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每月动态更新服务名单,做到未就业毕业生基本情况清、家庭状况清、技能特长清、就业意向清、服务需求清、台账记录清。
二、实施十个“一”服务攻坚行动,紧抓服务落实。制定并发布《开展2022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十个“一”服务攻坚行动的通知》,以实名服务为支撑,按需分类推进就业、创业、培训等相关工作。同时,将“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帮扶就业率”作为稳就业工作综合考核评价指标,全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三、落实实名帮扶,开展“1+N”定向服务。建立实名服务台账,对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毕业生,至少提供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通过“一人一档一策”,梳理毕业生就业需求,个性化开展一对一指导、岗位推荐、就业训练、职业体验等“1+N”定向服务。
四、加强服务引导,提升服务知晓度。编写发布《致2022届高校毕业生的一封信》和《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宝典》,向本市高校毕业生全面介绍就业政策、服务举措和服务渠道。
五、聚焦岗位供给,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开展各类专场招聘会,举办重点企业直播带岗、“高校毕业生名企校招直播月”等活动。同时,加强线上平台高校毕业生招聘岗位的归集和发布。
六、深耕职业指导特色服务,提升服务精准度。一方面强化15分钟就业圈内的职业指导工作室建设,将服务延伸至街镇、村居。另一方面依托本市职业指导师团队、就业服务专家志愿团两支专业指导队伍,提供一对一预约咨询指导服务,打造求职能力实训项目,开展职业指导直播活动,提供在线微课、专家讲座、指导类短视频等形式多样的职业指导服务。
七、加强就业见习组织实施,助力提升就业能力。落实人社部“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挖掘符合区域产业发展特点的规模企业见习岗位,组织开展见习专场“直播带岗”、实岗探访等招聘活动,鼓励高校毕业生参与就业见习。同时,创新实施就业见习“推荐制”,鼓励企业吸纳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推荐的毕业生成为见习学员。
八、开展困难毕业生结对帮扶,确保服务成效。提供职业指导人员结对指导、就业服务专员岗位匹配、就业服务专家补充服务的“3对1”结对帮扶,送策入门、送岗到人。同时积极与团委、民政、残联相关部门联动,为困难毕业生优先推荐就业岗位,按需提供托底安置。
九、积极实施扶持政策,畅通办理渠道。发布实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系列扶持政策,并依托“一网通办”等服务平台畅通政策享受的办理渠道。在原有用人单位新招用高校毕业生社保费补贴和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社保费补贴政策的基础上,2022年实施“免申即享”的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和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