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后,党和国家对人才的重视提高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广东省科学院(以下简称“省科学院”)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围绕打造广东省高层次人才集聚高地的目标,努力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积极解决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逐步形成了科学合理的人才梯队,为健康可持续发展筑牢了人才根基。
省科学院始终从国家和地方的战略需求出发,紧跟国家科技体制改革步伐,充分发挥人才引进的自主权,探索精准引进人才的新机制。
出台招才引智政策。成立院人才引进领导小组,制定《广东省科学院人才育引与资源配置改革实施方案》和《广东省科学院人才引进暂行办法》等制度,按“杰出科学家”、院“百人计划”、 院“千名博士(后)计划”人才类别引进人才,重点实施“人才培育强基”“人才引进提质”“资源配置优化”三大人才工程。结合院产业技术创新高端平台、产业技术孵化组织载体、产业创新发展支撑体系建设实际需要,加强对拟引进人才的思想政治表现、道德素质、专业背景、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等的全方位考察。
科学制定人才引进规划。根据学科建设、事业发展需要,研究引进人才的类型、规模、岗位设置、招聘要求、使用计划、承担学科建设任务和所要达到的目标、支撑条件等,制定引才规划。采用灵活多样的引才评价方式,客观公正地从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发展潜力、学科发展平台、单位支撑条件等方面对拟引进人才进行评价,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成功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 1 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 名。获批省级创新团队 2 个。截至目前,全院有国家级人才 30 人、省级人才 60 人,高级职称科技人员近千人,硕博士青年人才 1600 余人。设有博士后工作站 5 个,在站博士后近 200 人。已形成“杰出科学家 + 科技领军人才 + 骨干科研人才 +青年科技人才+技术经纪人”共4000余人的创新人才梯队,为科研创新注入了强大能量。
省科学院以贯彻实施广东省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区创建行动为主要抓手,积极探索员额制管理下的人才发展机制,提高人才配置效能,引导科研人员聚焦产业需求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多措并举激发人才活力。
积极探索人才评价办法。为全面落实《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等要求,省科学院在自主评价人才时,强化用人单位人才评价主体地位,探索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评价办法。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创新人才评价方式,科学设置评价指标,突出品德、能力和业绩评价导向,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倾向,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人才。
能力方面,综合评价人才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重点考察人才解决复杂研究问题能力、科技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咨询服务能力等。业绩方面,注重成果质量,不简单以数量评价。注重成果价值,不简单以各类证书评价。注重专业契合度,不简单以名气评价。注重当下学术研究活跃度和贡献,不简单以过往业绩评价。
完善薪酬绩效管理。加强人才项目支持力度,将省科学院专项资金重点用于人才引进。引进人才的薪酬水平和相关待遇根据个人能力、业绩贡献和目标任务确定。以增加知识价值、增加技术收入为导向,实行灵活多样的分配和激励制度。薪酬与科研成果产出、科研收入、成果转移转化绩效挂钩,实行下线保底、上不封顶的政策。对获得各类重大人才称号及获批国家基金的科研人员设立专项配套支持,提高基础科研队伍的整体素质。
强化人才保障机制。宣传国家及广东省人才引进政策,主动为各类引进人才提供优质服务。建立领导联系人才工作机制,及时掌握人才工作和思想动态,协助人才办理“优粤卡”,修缮改造省科学院人才公寓。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切实为人才出入境、停居留、落户、购房、子女入学、税收、社保医保等方面提供帮助。成立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组织高层次人才参加各类活动,促进人才交流与融合。
面向科技前沿和产业科技创新需求,省科学院积极推行产学研合作育人模式,整合优势资源,促进人才成长与发展。一方面,与广东省教育厅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推进广东省高校和院属科研机构全面合作;另一方面,与国内40余所高校和包括英国伯明翰大学、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在内的7所海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联合培养。
此外,还整合利用省科学院及联合培养单位的人才、平台、信息、工程化设施和仪器设备等创新资源,建立以教学理论与工程实践为主导的“1+1”双导师培养机制,充分发挥平台育人、团队育人、项目育人、产业实践育人的优势。
省科学院紧紧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构建和广东省20个产业集群培育发展需求,形成了涵盖生物与健康、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装备与制造、电子与信息、智库与服务六大创新板块与重要领域。
省科学院努力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从现有人才队伍中培养出了一批领军人才,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 “南粤突出贡献奖” 1人、广东省“丁颖科技奖”9人、获批广东省本土创新科研团队3个。
领军人才在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和重点工程建设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提高省科学院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科技跨越式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围绕六大创新板块与重要领域,省科学院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全院共有在读研究生695名,院属17家单位具备招收研究生资格,并已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导师学科涵盖范围不断扩大,共有硕博士生导师近300名。目前已毕业硕博士研究生超1000人,约54%的毕业生走上企业科研岗位, 约20% 进入科研院所或高校从事科研工作, 约9%继续深造。
未来,省科学院将紧紧围绕广东省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进一步营造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构建更加有效的育才、引才、用才机制,推动人才政策创新突破和细化落实,释放出建设国内一流研究机构的强大力量。力争在推动科技创新强省建设,助力“双区”和横琴、前海、南沙三个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作出更多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