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78-55601

联系方式

地址:总院:北京大兴亦庄开发区景园北街2号中骐美东产业园A座207 厦门分院: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嘉禾路21号新景中心A栋2202 新疆分院: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光明路59号时代 广场A座三十一层31A-0799
电话:

技能鉴定
首页 > 新闻资讯 > 技能鉴定 >

来认识一下这3个新职业!

发布时间:2020-05-13    阅读次数:

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向社会发布了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连锁经营管理师等16个新职业。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其中的呼吸治疗师、出生缺陷防控咨询师、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

呼吸治疗师

今年2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呼吸治疗师”(respiratory therapist,RT)新职业,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呼吸治疗专业的发展。恰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呼吸治疗师作为离“敌人”最近的战士,艰苦奋战,全力抗疫。

呼吸治疗师工作内容十分特殊,主要是为全院范围内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提供以各类呼吸支持治疗和气道管理为主的临床操作技术,而呼吸支持技术和气道管理是此次新冠肺炎救治最重要的生命支持手段。尤其在危重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中,呼吸治疗师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一职业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进行呼吸治疗设备的管理及维护。呼吸治疗师随身携带“家财万贯”,各类呼吸机及其他耗材价格昂贵而数量有限,及时做好大量各类呼吸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保证设备随时可用、随时好用是呼吸治疗师每日工作的一部分。


呼吸治疗师在管理呼吸治疗相关设备


二是进行呼吸支持治疗病人通气参数的调节。目前呼吸治疗设备种类繁多、品牌与型号各异,包括传统氧疗、鼻高流量吸氧、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等。如何在短时间内熟练操作各种呼吸治疗设备,对于非专业的医护人员是有一定难度的。呼吸治疗师发挥专业特长,能够快速安装和操作各类呼吸治疗设备,及时监测危重患者的肺脏功能,给医生提供较好的病情评估。

三是进行气道管理。气道管理是治疗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方式之一,呼吸治疗师借助气道管理的各种器材、仪器可以确保患者气道安全与通畅,包括辅助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清除气道内分泌物、拔除人工气道、人工气囊管理等。

四是参与危重症病人的转运。为明确新冠肺炎患者肺部病情进展,指导临床诊疗或转科需要,危重症患者常需要进行院内转运,如CT检查。在转运危重症患者时,呼吸治疗师要准备各类呼吸支持仪器,途中要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呼吸机等设备运转情况,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五是参与病房内院内感染防护措施的制定。由于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强,呼吸支持相关设备与技术使用不当会增加院内医务人员和非医务人员感染的风险,因此,呼吸治疗师积极参与了呼吸支持技术相关院内交叉感染与防控措施的制定。

六是进行呼吸治疗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培训。在此次重大疫情面前,拥有专业的呼吸治疗水平、娴熟操作各种呼吸治疗设备对于非呼吸或ICU专业医护人员具有较大挑战。呼吸治疗师作为专业人员在完成一线救援工作的同时,为其他非呼吸治疗专业的医护人员开展短期而有成效的呼吸治疗培训工作,为更好、更及时地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呼吸治疗师在病房内培训呼吸治疗设备的临床使用

七是参与制定针对新冠肺炎呼吸治疗的规范。由于前线呼吸治疗师较少,为使更多医务人员快速掌握呼吸治疗相关知识,国内呼吸治疗师们积极参与撰写和发表多篇专家共识文章,包括《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雾化吸入治疗的建议》《成人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气道管理推荐意见(试行)》《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呼吸支持的临床指征与院感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呼吸机使用感控管理专家共识》等。

在此次新冠肺炎突如其来的危急时刻,呼吸治疗师为疫情防控作出了突出贡献。呼吸治疗师作为新兴职业,还有待进一步开发职业技能标准,加强职业教育培训。

出生缺陷防控咨询师

今年2月,“出生缺陷防控咨询师”作为新职业,正式纳入国家职业分类目录。出生缺陷防控咨询师将为备孕夫妇、孕产妇和婴幼儿及其家庭提供出生缺陷防控教育、宣传、咨询、指导、全程防控管理服务,落实个人和家庭的健康第一责任,将出生缺陷防控深入到家庭、社会,促进我国出生缺陷防控工作的全面发展。


出生缺陷防控咨询师为孕妇提供咨询服务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出生缺陷直接影响出生人口素质,危害儿童健康,关系着千万家庭的幸福感,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和谐,其带来的长期经济和精神损失更是难以用数字估计和衡量。目前专兼职从事全链条出生缺陷防控咨询工作的从业人员严重匮乏,防控知识和防控措施尚未得到普及。

此次出生缺陷防控咨询师新职业的正式设立,有利于规范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提高出生缺陷防控咨询师的社会知晓度和职业归属感、荣誉感。出生缺陷防控咨询师将从大健康的角度和大预防的理念,协助专科医师对咨询对象进行全链条的咨询与管理服务,面向家庭和社会普及出生缺陷防控知识和防控措施,提高社会参与度,营造良好的出生缺陷防控社会氛围。

把好人生健康第一关,以较低的成本从出生缺陷发生的根源上降低其发生风险,动员社会对出生缺陷患儿提供有效的救治,减少先天残疾,提升家庭幸福指数。在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公共卫生事件时,出生缺陷防控咨询师也可为孕产妇和儿童提供科学指导、自我监测、心理疏导等专业咨询意见,为妇女儿童健康保驾护航。

近年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全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方案》和《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等重磅文件法律陆续出台,为设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出生缺陷防控咨询师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未来,将进一步贯彻出生缺陷三级防控策略和预防为主的理念,强化培养、使用、考评和激励机制,培养一支专业、真诚、热情的优秀咨询师队伍,协助专科医师提供出生缺陷防控全链条的咨询与管理服务,为进一步提高我国人口素质、推动“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

今年2月,“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正式成为新职业,纳入国家职业分类目录。多年来为功能障碍者提供康复辅助技术服务的专业人员,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闪亮名字”。这一新职业的出现,折射出了人口结构变化、快速老龄化与大健康发展对社会提出的服务新需求,以及功能障碍者及其家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我国,有超过8500万残疾人、4400万失能和半失能老人,以及数量庞大的伤友、病友,他们能够借助康复辅助技术的帮助,改善身体功能,减少对常规卫生服务、支持性服务以及长期照护的需求,尽可能拥有健康、富有成就、独立的生活。

当前我国的康复辅助技术正处在快速发展和不断完善的阶段,人才短缺的问题日渐凸显,据估计,我国至少需要20万康复辅助技术专业人员。此外,2015年版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虽然已经设立了假肢师、矫形器师、听力师等职业,但诸如轮椅和助行器具配置、居家环境改造等常见的辅助技术服务,尚无相应的职业种类支撑。


住院也能回归生活——起立床与站立辅具帮助伤友从站立开始


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将根据功能障碍者的身体功能与结构、活动参与能力及使用环境等因素,综合运用康复辅助技术产品,为功能障碍者提供辅助技术咨询、转介、评估、方案设计、应用指导等服务,最大程度地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参与。

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工作,一是可以减轻家庭、机构日常照护压力,增强对功能障碍者这类特殊群体的个性化人文关怀和生活质量;二是有助于提高功能障碍者生活质量,有利于康复辅助技术资源优化和合理利用,在社区、机构、家庭医生健康监测建档、风险评估干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建立等康复服务工作中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三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重要内容。

康复辅助技术除了适老化改造和辅助器具应用之外,运用现代科技技术,可减少密切接触,预防病菌传染,同时使功能障碍者享受到方便的康复辅助技术服务。疫情防控期间,为保障在家自我隔离的功能障碍者顺利生活,使用无接触、预防焦虑、智能感应等辅助器具不仅降低感染风险,还有助于使用对象安全、平稳的生活,居家和特殊机构的功能障碍者足不出户也能获得持续性的康复辅助技术服务。

“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这一新职业本质上诞生于对新消费需求的满足。在中国这个超大规模市场,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长,一些新职业将会不断涌现。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需要以专业知识存储作为提供各项服务的基础,持续优化,从而满足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康复辅助技术服务需求。

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识逐渐深入,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日渐增长。作为健康技术的重要分支和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三大康复手段之一,辅助技术在建设健康中国的进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发展空间广阔。

坚持以人为本,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们将不断地为功能障碍者的健康“出谋划策”,让辅助技术助力人民的美好生活。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