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信心 稳产业 稳就业
黄山市“三创新”培训万人补贴千万助力旅游业
风物长宜放眼量
逆势崛起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旅游产业是安徽省黄山市重要支柱产业,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去年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7.8%,旅游业从业人员占城镇从业人员总量的60%。
疫情防控以来,黄山市旅游行业遭到巨大冲击。
统计数据显示,48家53处A级景区、212家旅行社、33家星级饭店、2168家民宿客栈一度处于停业状态,20多万从业人员待岗待业,旅游总收入等四项指标,同比下降近70%。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
支持旅游行业企业共渡难关,安徽省人社厅和黄山市精准施策,黄山市人社部门快速反应,实施“三创新”,全面开展旅游行业万名职工线上职业技能培训活动,补贴1千余万元,助力旅游企业积极应对疫情冲击,全力促进稳就业、保就业、保民生政策落地生根。
风物长宜放眼量,黄山旅游业在逆境中成功转型。
利用空窗期开展培训
好事办好
这里的村庄靠着青山、连着溪流,房屋鳞次栉比,非常美丽,像是画出来的。
面对疫情冲击,黄山市出台“文旅十条”,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支持文化和旅游企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共渡难关的政策措施》,包括强化财金支持、降低要素成本、加大援企稳岗等十项真金白银“干货”政策,给遭受疫情重创的旅游企业送来“急时雨”,服下“定心丸”。
精准承接落实,黄山市明确将导游员、民宿管家等从业人员培训纳入职业技能培训和稳岗支持范围,按照1200元/人给予补贴,利用2月中旬至4月旅游行业空窗期开展培训。
新增补贴项目,黄山市因地制宜,新增旅行管家、旅游策划2个就业技能培训补贴项目,满足旅游业市场发展需要和职业技能培训个性化需求。
新的形势,需要新的培训方式。
黄山市培训机构因企施策,分类培训,对从业人员较多的文旅企业由企业自行组织培训;对用工量小且分散、组织培训确有困难的,委托有关龙头企业或具备资质的培训机构组织实施。同时,特批黄山市导游员协会和黄山市研学旅行协会,发挥协会统筹协调的优势,分别承担旅行管家、旅游策划和旅游咨询员职业技能培训。
将培训过程信息化,黄山市培训授课全部通过线上形式开展,通过钉钉、学习强国等手机APP或电脑终端,开展在线直播、实时互动、教师答疑,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将培训内容实用化,黄山市的培训内容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用人单位岗位规范要求自主确定,重点突出技能训练、职业能力培养。
把好事办好,黄山市积极创新服务管理。
做好政策宣传,黄山市采用电话和微信开展点对点联系、用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实行点对面宣传,扩大培训政策宣传范围,提升宣传效果。
简化申报流程,黄山市指导企业通过“安徽职业培训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上申报,对企业开班资料进行“不见面”审核。
严格审核把关,黄山市在培训前加强培训方案等开班资料审核,确保符合培训标准;培训中不定时通过直播连线方式进行抽查,确保培训内容、培训课时按计划实施;培训完成后全面检查培训台账,确保培训合格人数和补贴申报准确。
行业复苏 市场回暖
触底反弹
稳中向好、全面增长,黄山发展的脚步,继续向前。
通过开展全市旅游行业万名职工线上职业技能培训活动,黄山市有力推动行业复苏、市场回暖,有效保障全市就业形势稳定。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7730人参加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培训总课时达到1.7万小时,其中旅游企业职业技能培训1.1万人,涉及企业200余家,预计拨付培训资金1200余万元。
产业共融、文旅共兴。
通过开展大规模系统培训,黄市旅游从业管理人员进一步开拓视野,理清转型发展思路,增强化危为机的信心。广大旅游企业职工全面系统提升旅游营销、管理和服务的职业技能,增强企业认同感、归属感和与企业共渡难关的自信。
在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及社保降费、稳岗补贴等一揽子扶持政策的激励下,“四两拨千斤”效应逐步显现。截至目前,黄山市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旅行社复工率均已达到90% 以上,旅游市场企稳回暖。
大规模技能培训与“2+N”定制招聘、“职等你来、就在黄山”融媒体直播招聘、人社服务专员及“四进一促”服务有机衔接,稳就业叠加效应明显。
截至目前,黄山市旅游企业未发生规模性裁员情况,黄山旅游股份公司等重点骨干旅游企业“不裁员、不减薪”承诺有效落实,旅游企业人力资源需求触底反弹,今年1~5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与上年度基本持平,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就业形势总体平稳。
来源:安徽省人社厅、技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