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福州讯 (通讯员 闽仁轩)今年以来,为推动以工代训政策落实落地,福建省以企业比较集中的福州市为突破口,从数据测算、制定政策、简化流程、公开信息、惠企稳岗等方面开展以工代训工作,政策效果正在进一步显现。截至目前,全省已完成并受理以工代训人数21107人。
调查摸底,做好资金测算。商请税务、商务、统计等部门提供中小微困难企业和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外贸、住宿餐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等五大重点行业企业名单,同时利用社保大数据进行核查比对,按照福州市企业实际和补助专账资金状况进行全面测算,最终确定符合以工代训政策补贴条件的企业共17546家、人员22.6万人。截至目前,福州市已有1059家企业在补贴性职业培训管理平台注册,共18017人申报以工代训补贴。
制定政策,开展宣讲活动。积极协调财政、统计、商务、税务、法规等部门,发挥各行业主管部门作用,福州市人社局会同财政局印发《关于落实以工代训政策支持企业稳岗扩岗的通知》,通过报纸、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从9月5日开始,局分管领导带领业务骨干分赴各县市区开展以工代训政策巡回宣讲活动13场,通过PPT课件演示、现场发放政策明白卡和文件资料、现场问答,让企业和基层经办人员做到“五个明确”:明确政策出台的目的、明确以工代训的范围和条件、明确受理时限、明确注意事项、明确工作要求。同时,组建各县市区以工代训工作微信群,面对企业提出的问题和申报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主动对接、积极协调、耐心讲解、细心服务,确保各参会企业对以工代训政策弄得懂、记得住、做得到。
简化流程,实行全程网办。为全面完善补贴性培训实名制信息管理,该省开发福建省补贴性职业培训管理信息平台。平台已实现“五全”:培训项目全覆盖、培训参与全实名、培训补贴全流程、培训管理全监管、数据统计全支撑;“四管”:管过程、管课程、管师资、管教材;“三通”:培训流程连通、人员信息互通、补贴申领畅通。形成资金流向可追踪、外部数据可导入、统计报表可生成的多功能、全流程、一体化监管体系。
公开信息,推行阳光服务。以工代训政策坚持“四个公开”原则,即政策文件公开、申报流程公开、受理部门公开、企业名单公开,确保以工代训政策公开、公正、公平,打造阳光透明的政策服务体系。同时,安排专人专岗,在管理平台中受理审核企业以工代训补贴资料,对缺件少件的企业,做好告知服务和指导工作,帮助企业落实培训补贴。公布监督举报电话,主动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职业技能提升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