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升,作为营养健康领域的专业人士——营养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行业规范对营养师的要求细致入微。从全面的培训内容,包括营养学基础、现代医学基础、人群营养基础等多个方面,到严格的考试环节,如理论考试、技能考试以及部分地区的综合评审,确保了营养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营养师需要了解和掌握众多技能,以更好地服务于大众的健康需求。而 24 小时回顾法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的技能,在准确了解个体食物摄入量、评估营养状况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营养师必备的 24 小时回顾法到底是什么!
24 小时回顾法是通过询问被调查对象过去 24 小时实际的膳食情况,对其食物摄入量进行计算和评价的一种方法。这 24 小时一般是指从最后一餐吃东西开始向前推 24 小时。
它基于这样的假设:被调查者能够准确回忆过去 24 小时内所摄入的食物种类和数量。通过详细询问食物的名称、数量、制作方法等信息,从而对个体的食物摄入情况进行量化分析。
1.营养师自身要对各类食物的营养成分、常见的食物份量有深入的了解。熟悉食物成分表,包括各种食物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含量,以便后续准确计算被调查者的营养摄入量。
2.掌握不同食物的换算关系,例如不同体积或重量单位之间的转换,如毫升与克的换算(对于液体食物),以及不同形状和大小的食物份量估算标准(如一个中等大小苹果大约多少克等)。
1.设计科学合理的调查问卷或记录表。表格应包含详细的项目,如食物名称、食物来源(自家制作、外卖、餐厅等)、烹饪方式、进食时间、食物份量估计等。
2.准备食物模型或图片集,这些工具可以帮助被调查者更直观地估计食物的份量,提高数据的准确性。例如,准备常见水果、蔬菜、主食、肉类等的模型,标有标准份量的尺寸和重量说明。
3.携带一些测量工具,如小型食物秤(在被调查者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现场称量一些食物作为参考)、量杯等,以便对一些难以准确估计份量的食物进行测量。
1.在调查开始前,与被调查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向其详细介绍调查的目的、意义和方法,让被调查者明白准确提供信息的重要性,以获得其积极配合。
2.对被调查者进行简单的培训,告知如何尽可能准确地回忆和描述过去 24 小时内所吃的食物。例如,提醒被调查者注意一些容易忽略的食物,如零食、饮料、调味品等,以及在描述食物时要尽量详细,包括食物的品牌、制作过程中添加的特殊配料等。
1.采用温和、耐心的询问方式,与被调查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从最近的一餐开始询问,按照进餐时间顺序逐步回溯,包括早餐、午餐、晚餐以及加餐情况。
2.对于食物的份量询问,要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可以先让被调查者自己估计,然后结合食物模型或图片进行确认和修正。例如,问被调查者 “您吃的米饭大概相当于我们这个模型中多大一碗呢?” 或者 “您喝的牛奶大约是多少毫升,和这个量杯比较一下呢?”
3.在被调查者难以准确回忆食物名称或份量时,要适当引导。可以提供一些常见食物的类别或示例,帮助其回忆,比如问 “您中午吃的是肉类吗?是猪肉、牛肉还是鸡肉呢?大概吃了多少?”
4.注意询问食物的烹饪方式,因为不同的烹饪方式会对食物的营养成分产生影响。例如,油炸的食物会增加脂肪含量,水煮的食物可能会导致一些营养成分流失等。要详细记录烹饪过程中使用的油、盐、糖等调料的大致用量。
1.在询问过程中,要及时、准确地将被调查者提供的信息记录在调查问卷或记录表上。确保字迹清晰,避免涂改,对于一些不确定的信息要及时与被调查者核实。
2.对于被调查者提到的混合食物,如菜肴中包含多种食材,要详细询问每种食材的大致比例和份量。例如,对于一份什锦蔬菜沙拉,要记录其中生菜、黄瓜、番茄、胡萝卜等各种蔬菜的大致含量。
3.除了食物摄入量,还要记录被调查者的一些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身体活动水平等,这些信息对于后续分析其营养状况和膳食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1.如果被调查者在过去 24 小时内有外出就餐、参加聚会等特殊饮食情况,要详细询问就餐地点、所点菜品等信息。对于一些餐厅特色菜或不常见的食物,可以要求被调查者提供菜单或菜品照片(如果可能的话),以便更准确地确定食物成分和份量。
2.对于有饮食禁忌或特殊饮食习惯的被调查者,如素食者、过敏体质者等,要特别关注其食物选择和摄入情况,询问是否有因特殊情况而对饮食进行调整或替代的情况,并详细记录。
1.将调查记录的数据准确录入到营养分析软件或电子表格中。在录入过程中,要再次核对数据的准确性,确保食物名称、份量等信息无误。
2.对录入的数据进行整理,按照食物类别进行分类,如谷类、蔬菜类、水果类、肉类、奶类、豆类等。以便后续分别计算各类食物的摄入量和营养成分。
1.利用食物成分表和营养分析软件,根据被调查者的食物摄入记录,计算其一天内摄入的总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如维生素 A、维生素 C、维生素 B 族等)、矿物质(如钙、铁、锌等)的摄入量。
2.将计算得到的营养摄入量与相应的营养素推荐摄入量标准进行比较,分析被调查者的营养摄入是否充足或过量。例如,对于成年人,根据其年龄、性别、身体活动水平等因素,有不同的能量和营养素推荐摄入量范围。如果被调查者的某一营养素摄入量低于推荐摄入量的一定比例(如 80%),则可能存在该营养素摄入不足的风险;如果高于推荐摄入量的一定比例(如 120%),则可能存在过量摄入的情况。
1.根据营养成分计算和比较的结果,对被调查者的膳食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其膳食结构是否合理,例如三大营养素的供能比是否适宜(一般建议碳水化合物供能占 50% - 65%,脂肪供能占 20% - 30%,蛋白质供能占 10% - 20%),各类食物的摄入量是否符合膳食指南的建议。
2.结合被调查者的身体状况(如是否患有慢性疾病、是否处于特殊生理时期如孕期、哺乳期等)和营养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营养建议。例如,如果被调查者蛋白质摄入不足,可以建议增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摄入,如瘦肉、鱼类、豆类等;如果脂肪摄入过量,可建议减少油炸食品和动物脂肪的摄入,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等。
3.将分析结果和营养建议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反馈给被调查者,帮助其了解自己的膳食情况和改进方向,促进其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可以通过面对面交流、书面报告或制作简单的图表等方式进行反馈,让被调查者能够直观地理解自己的营养状况和需要调整的地方。
营养师运用 24 小时回顾法进行食物摄入量调查,需要在调查的各个环节都做到严谨、细致、科学,以确保获取准确的数据,并为被调查者提供有价值的营养评估和建议,促进其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的养成。
营养师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职业。对于那些对健康和营养充满热情的人来说,成为一名营养师不仅能够实现个人价值,更能够为社会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营养师将在未来的社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