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主要症状为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
慢性胃炎:胃黏膜呈慢性炎症改变,常见症状有上腹部不适、饱胀、疼痛、食欲不振、嗳气等。
胆囊炎:多由胆囊管梗阻、细菌感染等引起,主要症状为右上腹疼痛,可向右肩部或背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等。
肾结石:肾脏内形成的结石,可引起腰部疼痛,疼痛程度剧烈,呈绞痛,可伴有血尿、恶心、呕吐等症状。
二、检查手段相关
CT(Computed Tomography):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利用精确准直的 X 线束、γ 射线、超声波等,与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一同围绕人体的某一部位作一个接一个的断面扫描,具有扫描时间快,图像清晰等特点。
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磁共振成像,是利用磁共振现象从人体中获得电磁信号,并重建出人体信息,对软组织的分辨力较高。
B 超(Ultrasound B-scan):超声检查,通过超声波反射原理对人体内部组织器官进行成像,无辐射、安全、可重复检查。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图形,可用于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心脏疾病。
四、症状描述相关
心率: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心率一般为 60-100 次 / 分。
呼吸频率:指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为 12-20 次 / 分。
血氧饱和度:指血液中被氧结合的氧合血红蛋白的容量占全部可结合的血红蛋白容量的百分比,正常人体动脉血的血氧饱和度为 98%,静脉血为 75%。
二、身体指标相关
疼痛
隐痛:程度较轻的疼痛,一般可以忍受,常持续存在。
剧痛:疼痛程度非常剧烈,难以忍受,患者可能会有痛苦表情、呻吟等表现。
绞痛:呈痉挛性疼痛,如胆绞痛、肾绞痛等,疼痛发作时较为剧烈,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发热
低热:体温在 37.3-38℃之间,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但需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中度热:体温在 38.1-39℃之间,可根据患者情况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等措施。
高热:体温在 39.1-41℃之间,需及时采取降温措施,防止发生高热惊厥等并发症。
呼吸困难
吸气性呼吸困难:主要表现为吸气费力,可伴有吸气性喉鸣音,常见于喉部、气管上段梗阻等情况。
呼气性呼吸困难:表现为呼气费力,呼气时间延长,常见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混合性呼吸困难:吸气和呼气均感费力,常见于重症肺炎、大量胸腔积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