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78-55601

联系方式

地址:总院:北京大兴亦庄开发区景园北街2号中骐美东产业园A座207 厦门分院: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嘉禾路21号新景中心A栋2202 新疆分院: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光明路59号时代 广场A座三十一层31A-0799
电话:

技能鉴定
首页 > 新闻资讯 > 技能鉴定 >

代表委员热议“稳就业、保就业”

发布时间:2020-05-27    阅读次数: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头连着百姓饭碗,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

2020年疫情袭来,稳就业任务十分艰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就业问题,明确要求“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把做好“六保”作为“六稳”工作的着力点,从“六稳”到“六保”,就业均为首位。

5月22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今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

两会上,代表委员们聚焦“稳就业、保就业”这一关乎亿万民众的话题,积极建言献策。


政策持续“加码” 让保就业有信心

2020年疫情突然袭来,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较大冲击,很多行业和企业曾一度按下“暂停键”,对就业造成一系列阶段性的影响。

党中央、国务院把保就业放在“六保”任务之首,接连出台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政策、加大援企稳岗支持力度、确保重点企业用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了政策的“组合拳”。

“我们梳理了今年以来中央和地方出台的宏观经济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政策,发现应对疫情政策的明显变化就是贯彻了就业优先政策的主线,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就业优先政策,实施了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这些组合政策出台之快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增强了我们对全年就业实现稳定向好的信心。”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莫荣说。



“稳”是大局,“保”是底线。

“经济发展是稳就业、保就业的基础,应力求实现促进经济增长与保就业的良性互动,统筹协调发挥出稳就业政策的最大叠加效应。” 全国人大代表、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谢德体说,保就业、稳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政策措施是保障,能力提升是关键。

代表委员们表示,面对国内外经济发展新形势的挑战,要做好保就业这篇大文章,就要把就业作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要把稳就业、保就业政策延续下去。

全国人大代表、步步高董事长王填认为,目前随着全球疫情的肆虐与蔓延,产业链大、中、小企业还将继续受到波及,稳就业仍然面临更多未知的挑战。他建议国家应延续并释放更加宽松的、为期两年以上的稳就业和促就业提振政策,保障企业生存和稳健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强化。财政、货币和投资等政策要聚力支持稳就业。

“面对新形势,今年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有重大意义。

一是确实把民生就业放到优先位置具有重大意义,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二是在宏观经济层面,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都以就业为目标确定政策取向,有利于完善宏观调控政策。

三是复工复产让我们看到就业不仅是民生问题,也是重大的经济问题,是经济发展的源泉,劳动力要作为生产要素认真对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莫荣说。


援企稳岗“给力” 让稳就业有底气

企业是就业最大的“容纳器”。保障就业和民生,必须稳住上亿市场主体,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们积极开展人社部门战疫情利企惠民十项行动,打出稳就业、保企业、惠民生的‘组合拳’,及时实施企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社保缴费‘降、免、减、缓’行动,为广大企业送上‘真金白银’的‘大礼包’,有效助力企业降成本、市场增活力、个人得实惠,确保全省就业局势稳定。”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人社厅厅长戴元湖说。



援企稳岗政策持续“给力”,助企纾困措施真正“落地”,才能让稳就业有底气。

中小微企业吸纳全国80%以上的劳动力就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受疫情影响,一些中小企业受到较大冲击。代表委员们认为,护航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尤为关键。

民建中央在《关于巩固降本减负成效 进一步健全降低企业成本长效机制的提案》中提出,应从坚持实施降低企业税负政策、进一步加大降费力度、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完善降本减负政策落实监督与评估机制等方面,助力中小企业发展。

一直关注就业的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CEO姚劲波今年带来“进一步稳定就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建议,他认为新冠疫情对经济社会运行造成巨大冲击,也为中小企业经营发展带来严峻挑战,更直接威胁到就业市场的稳定。面对新形势,他建议应进一步降低公积金和社保缴纳比例减轻企业经营负担,积极推动灵活用工等新模式有效分担企业用工成本,引导金融机构与互联网平台合作解决企业融资需求,继续加强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进一步降低企业经营、用工及融资成本,成为“稳就业保就业”的重要手段。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佳惠百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小红认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已成为全国共识,建议通过加大贫困地区就业扶贫资金投入力度、综合评估完善就业扶贫政策、支持贫困地区政府采购向中小企业倾斜,扶持贫困地区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让贫困人员在家门口端稳就业的“饭碗”,确保收入稳定,意义重大。


“聚焦”重点群体 让促就业有空间

面对新形势,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面临很大的压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深厚的为民情怀。我们将以政策供给的精度、工作落实的细度、人社服务的温度,全力做好就业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四川省委副主委、四川省人社厅副厅长张力说,四川将通过继续落实落细援企稳岗各项政策,协同创造新业态、新职业、新工种、新岗位,拓展就业渠道,确保兜底帮扶措施切实“落地”,全力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今年高校毕业生有874万之众。让学子们能就业、就好业,关乎万千家庭的生活。

致公党中央在《关于以林草基层单位人才队伍建设为例,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提案中提出,应从中央层面形成并强化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工作的合力,继续强化职业教育以保障基层对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基层岗位的培训力度,为基层人员提供更大的上升空间,进一步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待遇,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许玲在《关于促进我国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建议》中提出,促进就业特别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大局稳定的重要保障。许玲建议,应加快我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立法进程,进一步畅通职业教育毕业生在就业环节中的相关政策,加快各级政府制定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综合配套政策与协调联动机制,加快制定并实施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的具体规划,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

作为“85后”农民工代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邮区中心局接发员柴闪闪一直关注着农民工的就业。

“今年就业压力很大,我认为农民工应该有中长期规划,通过培训、自学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技能,增加就业能力,才能有利于稳定就业。”柴闪闪说。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鲁晓明在《关于建立以奖代惩制度取代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制度的提案》中提出,应逐步废止残保金制度,强化残疾人兜底保障制度,转变投入方式,建立以奖代惩制度,提高用人单位积极性,推进信息公开工作,加强社会多层次监督,着力推进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就业。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