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78-55601

联系方式

地址:总院:北京大兴亦庄开发区景园北街2号中骐美东产业园A座207 厦门分院: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嘉禾路21号新景中心A栋2202 新疆分院: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光明路59号时代 广场A座三十一层31A-0799
电话:

地方新闻
首页 > 新闻资讯 > 地方新闻 >

山西:技能提升工程样本调查

发布时间:2020-06-23    阅读次数:

南瓜种植过程中,虫子特别多,怎样把虫子消灭?玉米苗一棵出三个主秆,影响玉米产量吗……5月16日,面对网络那头的园艺专家,沁水县张村乡张河村贫困户孙金龙的问题特别多。他在家参加了县里组织的线上技能培训,通过手机学习农作物种植,学完了就能直接应用到自家地里,“有了劳动技能,我对脱贫充满信心。”孙金龙笑着说。

我省持续深化“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连续3年深入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培训,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非但没有阻挡技能培训的步伐,反而让更多培训走到线上,来到劳动者身边。2018年、2019年,我省已有216万人次接受培训,涵盖150多个职业工种,今年我省还将开展各类补贴性培训100万人次。截至5月底,各市县在线学习平台实名注册用户已达13.29万人次,各企业组织职工参加线上培训实名注册职工175.9万人次。


从全民技能培训工程中的

几个样本了解到

他们的经历表明

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实现了

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技能成才

技能培训让贫困户脱了贫


从建档立卡贫困户到年收入3万余元的致富“带头人”,绛县大交镇续鲁峪村59岁的王建真靠的就是技能培训。身患脑梗又缺乏技术的王建真一心想脱贫,但不知道自己能干点儿啥,就去村里找帮扶干部咨询。“帮扶干部告诉我,咱这山上的蜂蜜纯度高,好喝,不愁卖,还自掏腰包给我送来几箱蜂。”王建真说,2018年,村里成立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后,自己第一个申请加入,“绛县人社局针对贫困群众办了一个农业技术培训班,我去县里好好学习了一个月,养蜂水平越来越高,蜂蜜纯度越来越好。”
  培训期间,年纪偏大的王建真在学习中有些力不从心,但从没想过放弃,课堂上没听懂的,课下追着老师问,连老师都被这位“大龄”学生感动,常常给他“开小灶”,根据他的养蜂实际提了很多意见建议。王建真慢慢把养蜂经验和课堂上学到的专业技术融会贯通,养蜂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形成了自己的“养蜂经”。2018年年底,王建真成功摘掉贫困户的帽子;2019年年底,他的蜂箱从之前的5箱发展到108箱,一年的收入就达到3万元。在王建真的带动下,村里12户贫困户搞起了养蜂产业。  2020年,疫情把技能培训从线下搬到了线上。“我是第一次参加技能培训,每天在线上学习3小时,主要进行化妆理论方面的学习,等疫情结束,再进行线下实操。”今年春天,高平市野川镇后沟村的赵杨杨报名参加了高平技校化妆师免费技能培训班,感觉收获特别大,“老师讲解得非常细致,不仅让我有了一技之长,还让我有了创业的梦想与动力。”

省人社厅数据

截至今年5月底  各市县通过学习强国、抖音、快手、QQ群、钉钉等各类在线学习平台进行直播教学,实名注册用户达13.29万人次,其中包括焊工、汽车维修等订单式精准对接培训133人次,贫困劳动力参加培训7380人次,涉及工约60余个,内容涵盖生产制造、生活服务、农业种植、民间手工艺、信息通信、创业培训等类。

截至5月29日

全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人数总体上已达到去年87.17万人的水平。

拿到技师证有补贴还能涨工资

去年,太重集团冶铸分公司的浇注工康彦君通过参加集团内部的取证培训,通过了铸造技师的职业资格考试。“我是8月13日开始培训的,每天下班后学习两小时,回家以后再反复消化,9月17日的理论考试很顺利就通过了。”康彦君告诉山西晚报记者,他已经提交了职业技能补贴申请,“各种补贴加起来差不多能拿3万元,集团改革正在进行中,到时候工资也能跟着涨。”  

疫情并没有打乱企业内部培训工作。今年,太重集团在做好防控的同时,进行了多次职业技能提升线上培训,并在近期有序恢复了部分线下培训。截至5月底,该集团共组织培训130项,其中线上培训25项,线下培训105项,涉及职工4000余人次。  

线上培训对于太重集团的内训师、考评员及参训职工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太原重工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的彭菲说:“在钉钉上的培训使我们在疫情防控期间也能通过学习提升职业技能水平。这种新的形式,跟以往的线下培训有很大不同,不仅可以观看直播,还可以课后回放自学,让我们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去学习,提高了时间利用率。”  太重集团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表示,集团会将疫情期间的线上培训经验常态化并进行吸收转化,拓展培训方式,丰富培训方法,采取多种形式提升职工的职业技能水平,增强职工企业自豪感。

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地、成长地、成才地,我省不断加大企业在岗职工培训力度,2018年、2019年每年培训40万人。今年我省给33户驻晋央企、省属大型企业准备了43万个培训机会,给民营企业、中小微企的职工12万个培训机会。

截至5月底

各驻晋央企及省属大型企业通过企业自建及其他各类在线学习平合组织职工参加线上培训实名注册职工175.9万人次,涉及工种约50个,培训内容涵盖煤炭、燃气、民航、钢铁、交通、物流等行业。

参训人员超八成都能找到工作

乡宁县尉庄乡仁义村、店淹村和西交口乡见子沟村是3个500人以上贫困人口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为了让安置人员住得下、稳得住、能致富,根据产业发展规划,乡宁积极宣传鼓励贫困劳动力参加服装加工培训,培训合格后安排在县扶贫车间优先就业。目前,第一期培训27人已结业并在仁义扶贫车间实现就业,第二期35人正在开展培训,培训完成后将进入店淹村和见子沟扶贫车间实现就业。  

“正式上岗前,我们接受了三个月的裁缝技能培训,老师几乎手把手地教,上岗后大家都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在仁义扶贫车间工作的一位妇女说,车间就在家门口,主要加工县域范围内学生校服、煤矿企业职工制服等,“能照顾上老人孩子不说,一个月还能挣2000多块钱。”  

职业技能培训“精准”二字必不可少。家政服务、养老护理、餐饮烹饪、手工技能、电子商务,这些都是社会需求量大又紧缺的职业。我省针对这些领域开展了重点群体产教融合、供需对接,实行订单式、菜单式和项目制培训,大力推广“工学一体化”“职业培训包”培训。2019年,除在岗职工外,超过62万城乡劳动者参与到全民技能提升工程中来,参训人员全部取得全民技能培训合格证书,八成以上找到工作。 

2020年山西计划再培训100万人次。今年的政策明确提出,狠抓农民工培训,结合实际提高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补贴标准,应培尽培、愿培尽培,提高就业化程度。同时,企业或培训机构免费组织企业职工、培训学员考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取得证书的按规定给予企业或机构相应补贴。


来源:山西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