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推动实施“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计划”,推进实现职业技能培训“315工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日前决定在11个省(区、市)开展职业技能电子培训券试点工作。广西被确定为首批试点省份之一。
6月29日上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组织召开职业技能电子培训券试点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全面部署试点工作,要求各试点省区按照“稳慎试点,精细组织,确保不出现漏洞”的指示精神,加快推进电子培训券试点实施。会议安排广西、山西两省区代表试点省份作发言,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杨春华代表广西在会上介绍先行先试情况及下一步推进试点工作思路。
先行先试阶段,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信息中心的支持和指导下,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积极提前谋划推进职业技能电子培训券工作。
1.党组高度重视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高度重视“六稳”“六保”工作,把职业技能电子培训券试点工作作为稳就业、保居民就业、保重点群体就业的重要抓手,多次召集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试点工作。
2.提前谋划部署
为切实扭转新冠肺炎疫情给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带来极大影响的被动局面,广西于3月份起积极探索“社保卡+电子培训券”改革模式。
3.积极研究探索
与财政部门沟通研究,联合印发《关于开展职业技能电子培训券试点工作的通知》,以广西高等学校、职业院校毕业年度学生为首批对象,通过“广西人社12333”APP,依托电子社保卡实名发放电子培训券,支持毕业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创业。
职业技能电子培训券依托电子社会保障卡线上渠道,面向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人员发放,作为劳动者免垫付便捷享受职业技能培训服务的载体。电子培训券进一步丰富拓展电子社保卡的使用场景和应用功能,是持续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扩展职业技能培训服务渠道、提升资金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对支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意义重大。下一步,广西将结合试点工作情况逐步扩大职业技能电子培训券覆盖面,使更多劳动者在高效便捷的参培模式中获得精准培训,提升职业技能。
来源:广西人社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广西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