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全媒体运营师被遴选确定为新职业并正式发布,关于它的行业背景、岗位职能、工作内容、就业前景、职业规划以及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等引起众人热议。
那么,全媒体运营师到底“从何而来”?相较于传统媒体岗位,它有什么不同之处?相应人才的培养又应当如何进行?
什么是全媒体运营师?
全媒体运营师:综合利用各种媒介技术和渠道,采用数据分析、创意策划等方式,从事对信息进行加工、匹配、分发、传播、反馈等工作的人员。
全媒体,顾名思义就是现阶段全部的信息传播媒介(手段),它将传统媒体、网络媒体、新兴媒体等全部囊括在内,并通过各类媒体间的相互融合、相互发展,最终实现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接收信息,又不用受接收设备的限制。
运营,传统定义上的运营指的是围绕产品生产和服务进行一系列管理工作。在全媒体运营师中,运营更加侧重策划、信息加工、数据分析、媒体矩阵搭建等,对相关人员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顺应时代而生
技术更迭发展
随着近年来5G和大智移云(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瓶颈的突破正不断加快媒体行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全媒体运营的概念顺应时代而生。
以媒体行业最注重的时效性为例,传统媒体为了追求时效性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例如外派大量的新闻记者(包含驻地记者)、设置高额的新闻线索奖励、大力铺设线下渠道等。

现在,全媒体依托5G技术高速率、低时延的超强传输能力,将全国各地发生的各类新闻资讯第一时间传输回信息处理中心,并运用“大智移云”技术进行快速地信息分类和处理,最后通过对用户以往的阅读行为、习惯进行数据分析,将用户感兴趣的信息资讯进行精准投放;
同时,技术的更迭发展创造性地赋予用户更多的自主权,他们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是信息的加工者、传播者,强大的互动属性将给予全媒体运营师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

用户需求不断增加
在5G和“大智移云”等新技术的多重加持下,全媒体凭借自身的时效性、互动性、便捷性等逐渐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根据艾媒咨询《2019年中国新媒体营销价值专题报告》的数据显示,2017~2019年我国全(新)媒体行业的用户规模保持稳定增长。

数据显示,30.6%的用户每天接触全(新)媒体平台时间在2-4小时,3.6%的用户每天接触全(新)媒体平台超8小时。

碎片化时间利用
碎片化时间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零散时间,例如等电梯、等公交、乘车等分散性的时间。人们可以通过在碎片化时间里使用手机、平板等便携设备浏览各类信息资讯 ,从而达到对碎片化时间的充分利用。
值得注意的是,信息资讯的表现形式并不止局限于图片或文字,还可以是短视频、网络直播、实时弹幕等多样化的表现形式。

传统媒体亟需转型升级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1月25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所提到的:“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不是取代关系,而是迭代关系;不是谁主谁次,而是此长彼长;不是谁强谁弱,而是优势互补。”
传统媒体在运营成本、传播速度、传播效果、用户互动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劣势,再加上用户行为习惯随着时代发展发生了转变,原有传统媒体必须积极拥抱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甚至是转型升级。

全能型媒体人才
作为全媒体建设的人才储备,全媒体运营师需要具备同时具备数据分析、运营、剪辑编辑、信息处理等多项技能,即全能型媒体人才。
接下来,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1月25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针对“全媒体”到“四全”媒体的演变与升华为切入点,综合阐述全媒体运营师应当具备什么样的技能技巧。
全程媒体——搜集、处理、剖析能力
全程媒体,我们可以把它形象地理解为对某一事件、信息进行即时发布、全流程跟踪、全方位多角度剖析等。
因此,全媒体运营师必须具备较强的信息搜集、信息分类、信息处理、信息传播以及广阔的视野、独到的见解等综合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即时、全流程传播信息。

全息媒体——内容加工能力
全息媒体,指的是运用不同新技术、新工具进行信息加工,并以多样化的内容表现形式、通过多个不同类型的媒介渠道进行信息传播,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予用户更好的沉浸式体验。
因此,全媒体运营师应当具备很强的信息加工能力,能将一条信息加工成图文、视频、动画、VR等内容形式,并通过自主搭建的全媒体矩阵等多种渠道进行信息传播。

全员媒体——互动、应变能力
全员媒体,指的是伴随着技术的更迭发展,媒体的共享性和互动性日益凸显,人人都可以自己生产信息、加工信息、传播信息、评论信息等等,甚至可以说每个人都是一个媒体。
因此,全媒体运营师对于“人人都是媒体”的把握尤为重要,如何运用全员媒体的红利为自己的信息搜集、信息传播助力,如何正确与用户进行积极、良性互动等是全媒体运营师必须掌握的实用技巧。

全效媒体——数据分析能力
全效媒体,指的是媒体可以借助技术力量对自身的传播效能进行大幅度提升,主要是通过数据监测、反馈等进行相应调整,从而达到用户信息的精准投放、提高传播速度和传播效果。
因此,全媒体运营师除了需要具备过硬的信息处理、加工能力外,还应当拥有较强的数据工具使用和数据分析能力,能够根据用户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信息传播策略。

新媒体运营2.0
相信很多人对新媒体运营和全媒体运营师之间的区别感到迷惑,两者的工作内容虽有重叠但全媒体运营其实是新媒体运营的2.0。
从本质上来看,新媒体运营主要通过抖音、快手、微信、微博、贴吧等新兴媒体平台工具进行产品宣传、推广、产品营销的一系列运营手段;
而全媒体运营除了需要进行上述的新兴媒体平台运用外,还要具备多种内容表现形式加工(图文、视频、动画、网页等)、数据监测分析、全媒体传播矩阵搭建等综合能力,是全能型的媒体人才。
全媒体人才赋能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加大全媒体人才培养力度”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支持下,2020年7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播音主持教育培训基地(简称:广电总局教育培训基地)正式启动“全媒体人才赋能计划”。
全媒体人才赋能计划将面向各个行业,以互联网为基础、以标准为核心、以知识为纽带,构建一个完善的全媒体人才生态系统,预计在五年内以知识赋能五十万名学习者,致力于打造一批将职业素养、职业技能、专业核心技能真正融合的现代化全媒体人才,全面提升全媒体时代相关从业人员的岗位能力,为中国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媒体融合 未来已来
2020年11月19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播音主持教育培训基地联合新视听学院,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指导支持下,开展了『全媒体运营师』新职业直播活动,活动在人社部新职业在线学习平台、光明网、央视网和抖音等多平台同步直播。
本次“全媒体运营师”直播中,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播音主持教育培训基地(以下简称“广电总局教育培训基地”)邀请了国家广电总局、光明云媒、京东、哔哩哔哩和中国电信集团相关领导接受采访,分享他们对媒体融合、职业教育和全媒体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




此外,今年5月30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播音主持教育培训基地(以下简称:广电总局教育培训基地)和陕西广播电视集团联合组织举办首期“全媒体运营师·网络视听主播”线上培训班;

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播音主持教育培训基地及新视听学院联合湖南广电旗下互联网视频平台——芒果TV共同开展的“全媒体运营师·网络视听主播”线下培训班也圆满结束!


用欣培养 高技能人才
北京欣辰测评技术研究院(厦门分院)是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播音主持教育培训基地新视听学院厦门教培中心&“全媒体人才赋能计划”,并陆续和广东省、福建省等多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以“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原则,整合优化双方资源,共同推动全媒体运营师·网络主播人才培养及职业能力认定项目。

此外,为加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人才队伍建设,优化整合行业教育培训资源,推动全媒体视听产业人才培养,北京欣辰测评技术研究院(厦门分院)设立欣时代全媒体视听子品牌,在厦门地区开展欣时代·新人扶持计划,并逐步推动网络主播职业技能培训班&全媒体运营师职业技能培训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