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回顾浙江十年来的发展历程,由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全媒体时政节目《有请发言人》推出新一季节目《闪亮“浙”十年 迈步新征程》。
本期节目的话题是《这十年,民生之基越夯越实,安康之底越托越牢》。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新闻发言人、党组成员、副厅长毛鹏岳来到节目现场,和大家聊一聊浙江如何深入构建完善高质量就业创业体系等。
十年来,浙江省就业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社保制度更加公平、更可持续,人社治理更加高效、更有温度。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质量不断提升。
目前,在浙省外劳动力2200多万,其中,中西部脱贫人口240多万在浙稳定就业。劳动者技能素质持续提升,技能人才总量从2012年的685万人,增长到目前的1170万人。
浙江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原则,不断健全完善社保制度体系,持续扩大参保覆盖面,稳步提高待遇水平,社会保障安全网进一步织密扎牢,努力让老百姓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从2012年的3516万、1066万、1732万增加到2022年8月的4485万、1837万、2784万。在职业技工类学校的发展壮大方面,浙江做了哪些改变和突破?
今年以来,省人社厅出台了《关于实施技工教育提质增量行动的意见》。同时,浙江启动建设了10所一流技师学院,69个高水平专业群。“十四五”期间,省级财政每年将投入2.98亿元,地方财政配套建设资金投入200亿元。
?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聚焦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聚焦农村转移劳动力、失业人员等重点就业群体,聚焦山区26县等重点地区和新业态新职业。2022年,截至目前,浙江共培训193万人次,其中,新增技能人才76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32万人。
? 深化技能人才评价。为进一步打破技能人才成长的“天花板”,浙江探索建立了职业技能等级“新八级”制度,并在吉利控股集团等15家企业启动试点。
? 强化技能人才激励。今年,省政府设立了“新时代突出贡献浙派工匠”和“新时代浙派工匠培育突出贡献单位”两个表彰项目,出台了《浙江省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
在完善政策体系方面,近年来,浙江围绕稳就业,坚持多渠道的灵活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支持山区26县就业创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基本形成了具有浙江特色的积极就业政策体系。
在稳企业稳岗位方面,大力实施社保助企纾困政策。2019年以来,累计为企业减负近1800亿元,有力支持企业渡过暂时性困难。
在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方面,积极落实创业政策。2016年以来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80亿,扶持创业32万人,创新开展“奇思妙想浙江行”等各类创业大赛。
在强化劳动权益保障方面,深入实施劳动关系“和谐同行”三年行动计划,稳步调整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扎实推进“浙江无欠薪”行动。
浙江在兜底帮扶方面,针对学历相对偏低、技能相对缺乏的建档立卡人员,积极鼓励企业开发一些不讲学历、不讲技能、不讲年龄,适合脱贫劳动力的爱心岗位。2018年以来,全省共开发爱心岗位21.6万个,平均底薪每个月4500元以上,累计吸纳2.9万人就业。
浙江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开发建设了“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在线”,目前已经覆盖全省99%的乡镇(街道)和92%的村(社区),管理端日均活跃用户7.5万人。从上线以来,已经累计认定重点群体208万人,帮扶112万人实现就业。
在“浙里办”APP上专门开设了“浙就业”服务专区,集成提供43项就业创业服务事项,主动向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员推送政策。
在健全完善制度体系方面,浙江规范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全面落实全国统筹制度;实施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现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率先建立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初步建立了以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为主体、第二支柱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第三支柱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包括今年已经出台的个人养老金制度)为补充的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在推进参保扩面方面,目前社会保险已经实现了制度全覆盖。近年来,浙江全面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允许省外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保,率先将实习生和超龄人员纳入了工伤保险保障范围。
在优化经办服务方面,浙江统一全省业务经办流程和服务标准。
过去,社保手续的办理流程十分繁琐,这十年,这项工作都发生了哪些改变?
目前,全省154个人社政务服务事项开通网上办,126个事项只需“跑一次”,“一网通办”实现率达到97.6%;开展19个“一件事”联办;开通“就近办”社银合作网点近1万个。
以“退休一件事”为例,改革以后,只要去一次社保服务窗口,填张表格,就可以完成全部退休手续申请,特别是养老保险业务,现场即办即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