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随着江苏省第二批特级技师名单张榜揭晓,“吴家匠”再次迎来高光时刻,来自盛虹纤维的化纤聚合工张叶兴等4人榜上有名。至此,吴江共有特级技师7人,总人数在全省名列前茅。截至9月底,吴江技能人才总量达27.2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11.53万人。
高技能人才竞相涌现的背后,是吴江聚焦产业需求,出台配套政策、优化培养体系、搭建赋能平台的不懈努力。吴江以日益形成的人才高峰,作为撬动创新未来的强有力“支点”,深入发挥优秀高技能人才对于企业技艺创新、产业升级的引领作用,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为推动吴江高水平开放走在最前沿、高质量发展走在最前列提供坚强的高技能人才保障。
前不久,吴江变压器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禹云长当选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深耕电抗器领域30多年来,作为高级技师的禹云长相继攻克了电抗器过热、振动超限、自然冷却条件下特高压电抗器器身散热三个世界性难题。“吴江这片充满生机的技能人才成长沃土,给了我们朝着世界级目标冲刺的信心和底气。”禹云长坚定地说。如今,越来越多像禹云长一样的技能大咖在吴江涌现。
技能人才要成长,离不开良好的政策土壤。吴江以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引领,细化出台一系列“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推动全区职业能力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向社会公布高技能人才紧缺职业(工种)目录、推进实施“金蓝领”培育工程和项目制培训、开展重点群体就业技能培训……一系列惠企惠民的技能人才政策在吴江相继推出实施。
培育高技能人才,既要提升技能,也要加强认定。吴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创新推进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推行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探索建立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第三方评价机构,落实境外职业资格持有人享受技能等级待遇申报工作;同时,实施姑苏高技能人才计划,通过大力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引进项目和推进高技能人才载体平台建设,持续优化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高技能人才在吴江不仅有成长通道,也有着充分待遇。吴江相继出台了重点产业紧缺人才计划、优秀人才“生根计划”、人才安居乐居工程等惠及面广、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人才政策,符合相关条件的技能人才可同等享受相应资金支持、安居乐居和生根服务。重点产业领域内企业引进的符合紧缺工种目录的技师及以上人员,根据积分排名可享受6万元至15万元薪酬补贴,非户籍子女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可享受户籍学生待遇;获评吴江区优秀高技能人才,可享受最高7.5万元奖励资助……吴江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正吸引着更多高技能人才蜂拥而至。
日前,来自平望镇的糕团店负责人李玉华通过参加互联网营销项目制培训,系统学习了直播电商平台的操作和运营,顺利拿到了职业技能培训合格证书。“接下来,我准备开始在互联网上营销自家产品。”备受鼓舞的李玉华很快给自己制定了新的职业目标。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是吴江健全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的有效途径之一。吴江出台“就业创业与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通过专业机构培训、项目制培训等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不断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质量和水平,为吴江产业升级提供重要支撑。
“吴江技能状元”大赛每年都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开展一系列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培养和选拔一大批优秀高技能人才,已经成为吴江发现培养技能人才、传承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平台。
除了精心组织有影响力和示范效应的技能比赛,吴江还聚焦产业发展,针对性地加大对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推动产业发展与技能人才培养深度融合,有力支撑制造强区建设。此外,吴江还加强宣传引导,广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加大对技能人才的激励力度,让技能人才获得感更足,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价值导向和社会风气。
经过多措并举的培训培养,在吴江,一大批技艺精湛、追求卓越、乐于奉献的优秀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在自己的岗位上精进不止、深耕不已。
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1200人次,1079人通过培训取得技能人员证书,其中高级工以上近500人……盛虹集团纺织技术公共实训基地的建成投用,不断提升企业技术攻关能力,提高了生产效率。“为更好发挥实训基地的效用,我们还制订了‘211’培养计划,即三年内培养2000名高级工、1000名技师、100名高级技师。”盛虹集团人力资源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技能人才的培养,既要政府引领,同样离不开企业助力。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江苏大工匠(工匠)工作室、高技能人才专项公共实训基地等技能培训平台相继组建,以产业发展为引领,以企业需要为切入点,发挥企业技能领军人才“传、帮、带”作用,开展大师讲堂、工匠讲堂、专家讲堂等授课活动,开展名师带徒、难题攻关、专业技能提升等技能培训,打造技能人才随时学习提升的“加油站”。
截至目前,吴江已拥有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家,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家,省高技能人才专项公共实训基地2家,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家,省技能大师工作室3家,市高技能人才专项公共实训基地8家,市技能大师(名师)工作室14家,省企业首席技师15人。
与此同时,吴江还大力推进校企合作,积极探索企业新型学徒制改革,努力形成政府激励推动、企业加大投入、培训机构积极参与、劳动者踊跃参加的职业技能培训新格局。
在校企合作方面,吴江区人社局以帮助企业培养和引进人才为抓手,全力优化营商环境,主动对接国内高校,与超百所大中专院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我们推行‘产学结合’‘工学结合’‘定向培养’‘订单培养’等校企合作方式,保证职工的技能水平能够跟得上企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脚步,进而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人事经理王富春说。
吴江的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同样可圈可点、亮点频现。吴江以企业自主评价作为落实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突破口,实现了技能人才评价由政府主导向企业自主的根本性转变,畅通了技能人才发展通道,加快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吴江区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聚焦产业需求,充分发挥政策对技能人才的激励作用,继续搭建培训平台,鼓励企业申报并升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为人才技能提升和个人成长提供更好、更优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