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编辑,是一个非常“卷”的职业。这种“卷”一方面体现在媒体同行之间——要跟上甚至超越媒体同行的产品产出,才能被更多的用户所看到,才有机会被用户接受;另一方面“卷”还体现在行业的外部——作为背靠互联网的职业,必须了解互联网的发展方向,善用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技术。VR/AR、元宇宙……如对这些新技术一无所知,怎能跟上互联网用户的思维?网友天生就是“喜新厌旧”,如何把新技术应用到工作中,需要每个新媒体编辑一直思考、学习。
新媒体产品成功的标准,可以简单概括为“外行看了热闹,内行看到门道”,即获得网友关注的高热度与同行肯定的高赞誉。当一个产品获得成功,首先要想的是继续突破与创新,一旦停下脚步,很快就会被别人赶超。
近年来,网络中国节对于传统文化的新媒体传播有了新的要求。据此,金羊网上下策划推出了一系列岭南文化新媒体产品。其中,岭南二十四节气海报成为了我们的特色系列产品。2019年,内容、设计、技术部门通力合作,选取相匹配的古诗词与节气特色制作成新媒体海报。2020年我们再进一步,选择立足区域文化,以岭南特色作为切入,展示岭南24节气气象。2021年我们继续拓展思路,技术升级产品迭代,让之前静态的海报“动起来”,推出了动态节气短视频……经过一步步的深入开发,“岭南节气海报”已成为金羊网的品牌产品之一,备受认可。
除了海报,我们还顺应互联网发展的潮流,开始短视频制作。2021年8月,我策划推出系列短视频【羊仔岭南游记】,主要挖掘岭南地区人文与历史故事,介绍岭南地区的风土人情、名人故事。到了今年,进一步推出【岭南讲古】及【岭南游记】系列视频,通过主持人为网友讲述岭南历史名人趣事,以及用vlog打卡的形式为网友推荐介绍岭南特色景点。从卡通形象到真人出镜,看似简单的改变加上更为精良的制作,直接让这一系列的视频点击量涨了十倍。
岭南系列视频,既是进步,也是起点。对于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还将做持续不断的探索和调整。
2020年底,我参与“云上岭南”项目建设,主要负责云上岭南网站的搭建与运营。经过一年时间,云上岭南频道已初显规模,丰富的页面内容、精彩的页面设计,极大地推动了岭南文化在海内外的传播。我在学习国际传播要点的同时,也认识了许多海外华人媒体同行,这为我拓展国际视野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在去年和今年的春节期间,云上岭南举办了“老广贺春·在线全球大联拜”文化活动,多语种、多角度地向世界展示岭南风俗民情的独特魅力,让广东年味全球尽享,也让全世界在这里了解中华传统节庆春节的文化魅力。
许多海外华人媒体积极参与到活动中。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今年大年初二中午,美国华人媒体《美中报导》的江维社长联系我,说有一个视频想发布到云上岭南“老广贺春”专栏。但因为已是深夜,加上农历春节,美中报导的视频编辑已经放假回家,想让我们帮忙处理视频。视频题材是除夕夜当晚,佐治亚州亚特兰大中美综艺协会应NBA的邀请,在比赛中场表演了中国舞蹈《醒莲》,向现场2万多名中外观众送上一份中国农历新年礼物。我判断题材非常有意义,很适合“老广贺春”专栏。
如果是早几年,从技术上说我们可能没什么好办法处理。但近两年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视频用户以及视频创作者群体愈发庞大,直接促进了视频编辑软件的飞速发展。还在外拜年的我,拿起手机就开始剪辑视频。前后用了一个多小时,完成剪辑后发给江社长,这时候已是美国时间凌晨两点多。江社长非常敬业,一直没睡等着视频内容出来。作品投稿到云上岭南“老广贺春”频道,顺利完成了内容发布。
作为一名新媒体编辑,需要成长为一名“带刀侍卫”:面对日常工作以及突发状况,随手就能掏出一把“技能刀”,唰唰几下迅速完成作品,这是基本操作;面对重大题材、重大策划,又要能掏出磨练多时的“绣花刀”,与团队合作,对产品精雕细琢,这是进阶操作。当你身上的“刀”越多,打磨得越细致,面对工作才能越从容,才有可能在高速发展变化的网络时代,跑赢“卷速”,不落人后,不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