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6月开始,浙江省全面开启了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本土化”尝试,探索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新路。
台州椒江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台州技工学校)按照三位一体育人、人才培养方案引领、企业行业赋能、考核标准保障的思路,坚持围绕一个中心、成功搭建二个平台、合力助推三个创新、有效实施四个融合、灵活研制五个标准,积极构建基于学徒制下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构建、实施方案制定、师资培训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紧密衔接,在探索“校企党建共建”模式研究、贯通人才培养、打造高水平师资团队、推进技术创新、优化社会服务、强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助力对口支援等方面实现合作共赢,打造了贯通培养的新样板。
三主体协同育人 强化贯通培养
2022年5月24日,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中德学院院长林君焕、副院长杨建西一行莅临椒江职业中专,双方就两校合作以来所开展的各项工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
双方从做好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科学规划以实现中高职教育学历和课程的有效衔接,按层次定位进行梯次培养,形成标准人才培养模式三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
中德学院数控技术专业教师对学生的钳工实训进行指导,通过交流指导活动,加强了两校在专业标准、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标准、保障运行机制建设等的深度合作与对接;进一步加强了两校之间的合作关系,有效推进了一体化人才培养和职业教育协同发展。
椒江职业中专合作企业浙江省诚信医化有限公司在学校开设数控“诚信班”,学生直接到合作公司顶岗实习,学校教师暑期到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与师傅相互取经。合作院校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与制药工程学院书记潘万贵既是企业技术顾问,又是学校特邀专家,三主体实现形成合力、三全育人、互助共荣的目标。
校企合作紧密结合贯通培养,将人才培养从从双元育人融合成三主体育人。中高职企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构建、实施方案确立、师资培训等方面开展全过程的紧密衔接深度融合。
创新合作平台 实现精准育人
2022年6月27日,椒江职业中专中德班学生实地参观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中德学院,切身感受中德学院学习型工厂职业文化。教师为学生们现场授课,讲解专业领域知识。
数控技术应用(中德智能制造)班是椒江职业中专与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中德学院合作创办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班级,学生前三年在椒江职业中专就读,通过选拔考试合格后,第四年对应升入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中德学院就读。
该班以中德合作办学项目为载体,借鉴德国“双元制”办学模式,采用校企多元协同的“长学制、双元制、学徒制”“三制”融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和德国工商业联合会(IHK)员工培养标准,引用德国职业教育标准全程主导实训教学。
通过5年时间,培养了具有机械零件三维造型设计、机械加工工艺编制、复杂零件多轴数控加工等能力的国际化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在毕业前考取德国IHK证书、德马吉多轴加工资格证书等,面向产业链中高端的知名企业就业。
来自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乐普药业、椒江职业中专等多家单位的领导及相关专业教师开展专题研讨活动,推进一体化办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椒江职业中专作为浙江省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拥有精细化工(医药化工)和数控技术应用2个浙江省高水平A类专业。
学校是台州首家工匠学院,并且创新成立校企党建共建合作平台,创新开展“百名教师下企业,百名技师进校园”的双百活动,不断夯实校企双元育人平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从专业的实际岗位和岗位群出发,根据专业基本技能、核心技能和综合技能的相关性,开发了考证培训课程,深入落实行业认证体系与教学内容的融合,激励学生考取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实现课证融通、精准育人。
椒江职业中专家里种植农副产品自产自销的“农二代”有800余户,但因为销售渠道有限,农产品的经济收益低。师生利用课余时间,尝试直播助农卖葡萄,大获成功。
学校教师组织学生成立校园直播快闪社,并自主创新直播带货方式,成立“卖甜守望者”校播助农基站创新创业实验室,将校园实践活动融入社会创业实践,有效帮助农户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小微“农二代”经济收入,同时也帮助农二代创新创业,实现致富再“智”富的理念。
该项目获《中国劳动保障报》报道2次,获“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省一等奖。直播助农的创新实践也让中职走出了品学兼优的“校园网红”。激励更多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提升核心素养。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二维码为载体,整合多元信息,自主研发“蓝色语音码”,该项目颠覆传统“语音码”只检索“身份信息”的固有印象,针对产品、展会、个人履历、 店铺及景区等目标客户,定制可扫码出可视、可听、可读的全维度信息的语音码,让这枚“黑白名片”成为身边的“语音讲解员”、“景点自助导游”、“美食口碑地图”、“个人纪录片”,创造了“一码在手,信息全有”快速全面的信息获取方式。
语音码项目经过1年的创意期和2年的孵化实践,在打磨和优化项目过程中,学生走访商家、实践探索,行程遍及台州各地文旅景点,收集整合了近20G的文献资料。在累积设计制作了十余张语音地图中,反复整改语音地图作品近十余稿,设计了近1000余个语音码,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成功助力了本土文旅业态发展。
学校每学年定期邀请专家教授、企业负责人、行业专家到学校为师生进行创新创业现场指导,答疑解惑;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内涵,强化基地建设,优化实践平台,灵活组建学生创业团队;通过打造系列创新创业活动(创业特训营、职业生涯规划活动、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四项大赛等),以提高师生创新创业素养和能力推进特色强校。
近3年,师生在创新创业领域获国家级一等奖4项,省市级荣誉4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