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78-55601

联系方式

地址:总院:北京大兴亦庄开发区景园北街2号中骐美东产业园A座207 厦门分院: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嘉禾路21号新景中心A栋2202 新疆分院: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光明路59号时代 广场A座三十一层31A-0799
电话:

聚焦就业
首页 > 新闻资讯 > 聚焦就业 >

铺就技能成才之路,天津交出这份答卷!

发布时间:2023-05-19    阅读次数:

“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发展。”十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对天津工作提出“三个着力”重要要求: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天津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此次考察,总书记曾前往人力资源发展促进中心、天津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了解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情况并指出,要切实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加强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工作,搞好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缓解结构性失业问题。


总书记的深情嘱托、殷殷期望成为天津做好就业工作促进人才发展的根本遵循。

十年来,天津始终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目标,把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作为稳定就业、增加职工收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聚焦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定位和“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发展,大力实施“海河工匠”建设工程,不断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政策,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技能人才的同时,实现了全市就业总量持续增长,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政策与就业服务体系日趋丰富完善。人才发展与城市发展相辅相成。

十年硕果,功在不舍。截至目前,全市技能人才达到271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83万人,占技能人才比例达到30%。十年间,全市城镇累计新增就业462.98万人,实现了新增就业稳步提升,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澎湃动能和创新活力。


早上6点半,坐落于海河教育园区的中国(天津)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显得格外安静。这时,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制造团队挑战赛项目天津集训队教练王传龙已经做好准备,与队员一起在封闭训练中,为今年9月即将在天津举办的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做最后阶段的冲刺。

“这次大赛是检验我们教学成果的一次最好的机会,一定要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争取能够为天津争得荣誉,交上一份令人满意的十年答卷。”王传龙是一名在实训中心踏实成长起来的实训教师。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期间,他曾经现场向总书记介绍介绍高端复合加工设备,因业务技能全面、熟练而被总书记亲切地称为“多面手”。

十年来,从普通青年教师,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排头兵”,再到研发实训技术标准的“带头人”,王传龙始终牢记嘱托,努力奋进,实现了青春成长过程中的一次又一次蜕变。十年时间,他先后培养出了3个全国技术能手,2个天津市技术能手,6个国家级竞赛一等奖,十余个国家级竞赛二等奖,9个天津市级竞赛第一名等,累计完成培训九千余人。同时,他还带出了一支专业的技术技能团队,完成公共实训中心8万余人次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在天津,像王传龙一样的“工匠之师”还有很多。为了弘扬工匠精神,选拔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天津每年都会评选出十名“海河工匠”的杰出代表,至今已经有40人获此殊荣。他们不仅仅是技术尖兵,更是最优秀的教师。他们培养出的技术工人队伍成为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石、托起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

人才,是发展之基。以“制造业立市”的天津尤为如此。

自2018年起,实训中心推出了“工匠涵养”创新工程,采取“小班化、项目化、模块化、工厂化”模式和四维教学法,集中用1年时间,倾力打造一批精益求精、技艺高超、专注敬业的新时代“准工匠”。截至目前,三批毕业学员均非常“抢手”,实现百分之百就业、高质量就业。甚至有企业提出,涵养班毕业的人才“有多少要多少”,不用面试直接录用!


企业是就业最大的“容纳器”,帮助更多企业稳住就业岗位,才能让更多百姓端稳“饭碗”。今年,天津市人社局等7个部门在中国北方人才市场人力资源发展促进中心举办了大中城市联合招聘专场服务活动。今年以来,招聘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103场次,4298家次企业提供岗位信息超14万个。3.4万余求职者现场参与,寻找适合的就业岗位。

中国北方人才市场副总裁刘青田曾经在总书记视察人力资源发展促进中心时,现场聆听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刘青田说,总书记的到来让现场所有的干部职工和高校毕业生欢呼雀跃。大家争相和总书记握手,高呼“总书记好!”,现场气氛非常热烈。

他告诉记者,作为中国北方人才市场下设机构的人力资源发展促进中心,始终紧抓高校毕业生等重点就业群体服务工作,十年来举办了数万场不同规模的人才招聘活动,面向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线上和线下服务。今年,中心新投用了崭新的智慧招聘大厅,整合了招聘现场、就业服务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小程序、自助服务一体机等多渠道招聘求职信息,通过大数据系统进行岗位的智能匹配,让求职者和企业之间的对接更为精准。目前,智慧招聘大厅已经成功举办了包括“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专场、女性专场、高校毕业生专场等多场招聘会,效果显著。


记者从天津市人社局了解到,今年,市人社部门将从畅通服务渠道、加大岗位归集力度、促进人岗精准匹配、强化重点企业用工服务等方面,深入开展‘想就业、找人社’主题活动,进一步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同时精心组织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专场活动、民营企业招聘月、残疾人就业帮扶活动、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金秋招聘月、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等重点公共就业服务活动,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优质、高效的供需对接平台。以实际行动落实嘱托,以优质服务托稳百姓‘饭碗’。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今年一开年,天津市人社系统就早早定下了全年的工作目标。天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做好就业创业各项工作。一方面从供给侧拓展就业空间,全面落实企业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紧盯信创、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新增大项目、好项目,实施精准对接,同时完善灵活就业的支持性政策,健全零工服务模式,支持和规范新就业形态发展。另一方面从需求侧兜住重点群体就业底线,通过实施未就业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百日千万”网络招聘、就业援助“暖心行动”等,兜底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万人以上。此外,本市还将开展多层次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深入实施就业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全年预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

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沈超表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我们将坚持把稳就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强化就业优先导向,落实落细稳就业各项举措,着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创业,兜牢就业困难人员民生底线。要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对就业的新期待、新需求,叫响“想就业、找人社”服务品牌,为每位求职者提供“暖心”公共就业服务,让就业之路更通畅。要聚力办好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大力营造“技能成才、技能报国”浓厚氛围,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评、以赛促建,推进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再上新台阶,努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