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两地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实现数据互通互认
4月22日,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人社合作工作座谈会再次在渝举行。据悉,自4月2日,川渝两地人社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并签署合作协议后,目前双方已在失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就业信息互联互通等方面初步达成一致,并推行了社保电子化转移,实现异地养老待遇线上人脸自助认证,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实现了成渝两地数据互通互认。
据介绍,4月2日,川渝两地人社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并签署合作协议近二十天来,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初步梳理出包括成立川渝就业创业联盟、建立两地高层次人才互认、对接完善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建立专业技术人才职称互认机制、推进社保卡共享应用等84项年度工作任务,并指导区县与四川相关地市开展合作。
目前,重庆市14个区县人社部门分别与四川对应市(地)县人社部门建立了对接工作机制,11个区县签署了合作协议或达成合作意向。
为加快推进部分合作事项落地,两地人社部门已就失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就业信息互联互通等初步达成一致;已联合开展了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联合招聘会等活动,联合发布岗位约188万个,达成意向成交近40万人次。
同时,已经推行社保电子化转移,实现异地养老待遇线上人脸自助认证;技工教育交流、职业技能等级认证互认、技能竞赛等领域达成广泛合作共识,职业技能等级认证互认已实现成渝两地数据互通,并签署了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协同发展战略协议等。
为进一步推动双方合作走深走实,两地人社厅局主要领导在座谈会上分别提出倡议和建议。四川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胡斌倡议,要提速加力,抓紧明确重点任务,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发展;要统筹聚力,推动工作落地落实,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要精准着力,搞好川渝毗邻地区人社合作,推动川南和渝西、川东北和渝东北一体化发展;要联手发力,抓早抓好规划对接,共同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汇报争取政策和项目。
重庆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元春建议,聚焦三个重点,一体化、全方位推进川渝人社合作:推动人力资源市场要素优化配置,实现两地人力资源优势互补,促进区域间人员合理流动、人才创新发展;建立两地人社部门公共政策“当期可承受、长期可持续“的沟通协商机制,互鉴共进;推进公共服务及基础信息交流互通,不断完善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劳动关系等便民措施,提升服务质量。
朔州启动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重大决策部署,发挥企业在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方面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和能源革命,朔州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全面启动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
申请开展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的企业需具备以下六个条件:
1.依法设立、管理规范、信用良好,具有一定规模。
2.企业建立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衔接机制,具有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激励约束措施。
3.具有与评价职业(工种)相适应的办公场所、试卷档案保管场所以及相应的专职工作人员、专家队伍、考评人员和质量督导人员。
4.具有与评价职业(工种)相适应的场地、仪器仪表、视频监控等硬件设施和设备。
5.能够足额提取并合理使用企业职工教育经费,能够为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工作提供稳定的经费保障,评价活动不以营利为目的。
6.自愿接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监督管理。
企业申请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职业(工种)范围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中收录的技能类职业(工种)和新职业。
准入类职业资格不纳入评价范围。
目前,朔州人社部门正对开展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的企业实行备案制度。经备案的企业可在规定的范围内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并按照“谁评价、谁负责、谁发证”原则承担主体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连续两年不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工作的企业,视同自行退出。
温州启动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改革试点
为贯彻落实《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办法的通知》要求,深入开展职业技能评价新体系创建工作,推进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改革试点,温州人社发布了具体实施方案。
总 体 目 标
认真落实我市关于建立职业技能评价新体系的工作部署,以服务发展、服务企业、服务劳动者为宗旨,发挥企业在技能人才评价方面的主体作用,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新体系。
工 作 原 则
企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坚持试点先行,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突出生产过程和工作业绩表现等综合职业素养的评价,坚持职业标准与生产岗位实际要求相衔接、操作技能考核与工作业绩评定相联系、评价认定与企业认可相结合、评价结果与使用待遇相挂钩的原则,突出认定的科学性、精准性和适用性。
工 作 安 排
(一)试点企业申报阶段(4月-12月)
1.企业申报。参与试点的企业通过浙江省职业能力一体化平台,填报《浙江省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申报表》并上传相关申请证明材料。
2.备案受理。市、县人力社保部门对材料齐全、符合规定要求的试点企业,按分级管理权限列入试点备案范围,并出具试点备案回执。
3.试点公布。列入试点的企业目录由市人力社保部门统一在温州市人力社保局官网公布,内容包括:企业名称、地址、联系方式、试点编号、职业(工种)名称、等级、有效期限等。
(二)职工申报认定阶段(5月-12月)
1.公告发布。试点企业根据实施方案在企业内部进行公告,发动职工申报认定。
2.报名申请。试点企业对申请认定的职工进行资格审核,通过浙江省职业能力一体化平台进行网上报名(需上传劳动关系、报名资格条件证明材料)。
3.认定实施。试点企业对审核通过对象组织开展认定。
4.结果公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结果在试点企业内部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5.证书编码。公示无异议,试点企业通过浙江省职业能力一体化平台上传认定结果、企业电子印章和发证对象相关资料,符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核发要求的,由人力社保部门进行证书编码、生成电子证书并统一管理。
工 作 要 求
根据属地管理原则,各地要结合当地重点产业,在各领域选择1-2家龙头企业开展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工作,认定要求和程序严格按照《浙江省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办法》实施。在开展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工作期间,要及时关注疫情动向,坚持安全第一,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开展技能等级认定。
中国石油颁发全国首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4月22日,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备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向大庆油田颁发全国首批200张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志着中国石油成为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工作以来,首家颁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中央企业。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具有与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证书同等效力,并在全国通用。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人员可享受国家和地方各项人才政策红利。
为落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进一步推进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发挥用人单位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2018年12月29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发〔2018〕148号),在全国正式启动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工作,中国石油等18家中央企业入选首批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机构。
试点工作启动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黑龙江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在大庆油田组织召开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单位评审会暨工作协调会。会上,评审专家组通过听取报告、文件审核、技术抽查、现场查看、访谈咨询、质询答辩等环节,对中国石油和大庆油田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工作方案进行了审核,开展了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部、省“双备案”工作。
红色封面为技师、高级技师证书,蓝色封面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证书
通过“双备案”后,大庆油田结合生产经营实际,有序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通过组织报名、资格审核、编排计划、实施考核、生成认定结果等一系列流程,完成首批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并经中国石油复核通过。据悉,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人员信息已上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全国联网查询系统,即可提供查询服务。
来源:中国就业培训指导中心、人民网、温州市人力社保局、山西人社、大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