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78-55601

联系方式

地址:总院:北京大兴亦庄开发区景园北街2号中骐美东产业园A座207 厦门分院: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嘉禾路21号新景中心A栋2202 新疆分院: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光明路59号时代 广场A座三十一层31A-0799
电话:

欣视角
首页 > 新闻资讯 > 欣视角 >

技能强则国强:技能人才的“顶流”之路

发布时间:2021-08-12    阅读次数:

“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加快,全社会对于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


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计,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技能劳动者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约5800万,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近30%


但是,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在总量、结构、培养、使用等方面,与实际需要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与之相对应的是技能人才在社会上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顶流”之路有多难?
1

社会

每当人们提起技能劳动者时,脑海中难免浮现出这样的画面:穿着蓝色工服,脖子上挂着一条白色毛巾,在各种机器设备间穿梭、工作,“高强度体力劳动”、“低回报”成为他们身上难以抹去的标签。


此外,技能劳动者的工资待遇相较于其他管理人员来说,依旧存在工资较低、福利较差等情况,始终无法得到公平对待。

2

企业

企业在设置内部晋升通道时,往往会将职称作为评判的重要依据。这样的做法本身并无不妥,但却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部分技能人才存在学历较低、不会撰写论文、外语计算机水平较差等问题,因此只能被拒之门外,成为“顶流”之路上的绊脚石。

3

学校

部分职业院校的学生会将精力集中到“专升本”当中,放弃原有的技能成才道路,这就导致技能人才在培养阶段便大量流失,人才总量的减少势必会对我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扫除“顶流”之路的障碍
1
政策方面


  • 深化“放管服”改革,支持提升职业技能,建立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科学合理确定培训补贴标准。拓宽职业技能培训资金使用范围。延长以工代训政策实施期限,简化企业申请以工代训补贴材料。加强对家政、养老等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就业能力。创新开展“行校合作”,鼓励行业协会、跨企业培训中心等组织中小微企业开展学徒制培训,鼓励各地区探索开展项目制培训等多种形式培训。采取优化审批服务、探索实行告知承诺制等方式,便利各类职业培训机构设立。


  • 《“技能中国行动”实施方案》中指出,“要在“十四五”期间,实现新增技能人才4000万人以上,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比例达到30%,东部省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到35%,中西部省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在现有基础上提高2~3个百分点。”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的通知,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提高技能人才工资待遇,加强对企业工资分配的指导和服务,抓好宣传培训,推广典型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加强示范引领,推动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

2
职业技能培训
国家不断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通过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发展技工教育、推动职业教育改革等举措,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3
社会方面
推出《大国工匠》纪录片,用教育片的形式记录一群不平凡劳动者的成功之路,向全社会传达并不只有进名牌大学、拿耀眼文凭才算功成身就,默默坚守,孜孜以求,在平凡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最终脱颖而出,跻身“国宝级”技工行列,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也同样值得尊重。
4
补贴
全国各省(市)针对技能人才培养陆续出台措施,鼓励相关人员通过职业技能提升的方式,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水平,并给予相应标准的技能提升补贴;此外,部分省市还为高技能人才作出了积分落户、积分入学、住房补贴、政府技师特殊津贴等多项政策倾斜,旨在全方位、多维度地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有序开展。


成为“顶流”的意义
1

个人职业发展需求

想成为技能人才中的“顶流”,除了需要从事该职业(工种)满一定年限外,还应具备相应等级所要求的理论知识基础和实践操作技能,以及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

技能劳动者在政府引导下通过自身努力逐渐成长为“顶流”,不仅能满足他们对个人职业发展的心理需求,还能继续激励他们不断攻克技术难题、改进生产工艺、创新生产技术等。

2

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对企业而言,技能人才比例的上升,不仅能有效提高整体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还能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师带徒”技术创新氛围,从而引导更多在职员工和新入职员工积极投身到技能提升当中,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源源不断的动力。

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所谓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其实可以把它理解为通过对市场、技术、管理、人员等四个方面进行方向调整,达到企业价值链的全面升级,从而实现整个产业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升级,从高能耗高污染转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级,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升级。

换个角度来看,市场需要人去开拓、技术需要人去创新、管理需要人去实施、人员需要以人去培养,可以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就是技能人才的质量和数量。

4

营造“崇尚技能”氛围

不论是大国工匠、技术能手还是技能大师工作室,国家一直在倡导全社会尊重技能人才,营造崇尚技能报国的社会氛围。

作为广大技能劳动者中的佼佼者,成为技能人才的“顶流”可以激励更多劳动者走上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道路,助力我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工匠荣誉 | 胡洋:鲲鹏机身数字化装配的领军人】


【工匠荣誉 | 人社部关于授予2019—2020年度职业技能竞赛优秀选手 全国技术能手称号的决定


技能人才工作思路
1
技能人才评价制度

自2020年12月31日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退出职业资格目录工作圆满完成,以国家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专项职业能力考核为内容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正式确立,并逐步走向完善。

如何将新职业信息发布、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开发、题库开发建设、师资/考评人员/质量督导人员的人员培养等工作做好、做实,成为构建公平、公正、严谨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的重要因素。

2
技能人才薪酬福利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的通知(人社厅发〔2021〕7号),各类企业应建立健全体现技能价值激励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合理评价技能要素贡献,按规定探索实行股权激励、项目分红或岗位分红等中长期激励方式等。
对于技能人才的薪酬福利,国家正不断加大推进力度和宣传工作,旨在强化示范引领作用,科学确定和合理提高技能人才薪酬福利水平。
3
技能人才培养
技能人才培养主要面向广大劳动者,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拥有不同身份和条件,所从事的职业(工种)、岗位环境也各不相同,想要做好相应的培养工作,就需要从人才培养的载体入手!
按照这个思路向前延伸,我们可以将培养载体简单地划分为:企业、技工院校、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各类技能人才实训基地以及技能大师工作室等。
在企业和技工院校、职业院校方面,可以通过实施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产教融合、校企双师培养、定向培养等方式,将三个载体进行有机串联,为企业培养符合岗位需求的员工,为社会培养具备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的技能人才。
在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各类实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方面,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作为辐射面积最广的培训单位,可以针对劳动者的就业技能、岗位技能进行全方位培训提升;技能大师工作室则针对具备一定水平的技能人才,为他们提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训提升。
4
就业与技能培训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技术创新水平提高,这些都对新时期下的劳动者技能水平提出更高要求,也随之产生了岗位需求与劳动者不匹配的尴尬境地——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

因此,通过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能有效提供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既满足用人单位对相关岗位的实际需求,也能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和质量,对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有很大作用。


因理解有限、专业水平有限,如有不对望周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