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南沙四期举行了2022年业务知识竞赛,岸桥、轨道吊远程操作技术比武及作业承包单位装卸业务技能竞赛决赛。集团工会副主席许鸿出席指导,南沙四期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等到场观摩。
据悉,南沙四期工会在集团工会的指导下,在9月-10月期间,开展系列劳动竞赛,如业务知识竞赛、作业承包单位装卸业务技能竞赛、岸桥远程操作技术比武和轨道吊远程操作技术比武,进一步激发广大职工立足岗位做贡献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职工创造技术交流、能力展示的平台,营造岗位成才、建功立业的良好氛围。
先锋“智”造,“考”出精兵,这场业务知识竞赛不能不看!
业务知识竞赛设个人初赛和团队决赛两轮比拼。第一轮竞赛采取闭卷线上答题的方式进行,考核选手对集装箱码头业务知识及企业文化知识等内容的掌握情况。85名选手参加了线上答题,其中排名前27的选手进入第二轮决赛,通过抽签方式组成3人小组进行线下团队角逐。决赛现场上,参赛选手们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必答、抢答、我选你答,每位参赛选手扎实的业务知识、默契的团队协助潜力都得到了充分展示。参赛选手的精准回答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台上台下互动频繁,气氛热烈。
通过选手们紧张激烈的角逐,最终评定出个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和团队前三名。
码头前沿,岸桥吊着集装箱平稳地运行至木桩摆放区域,用箱体指定部位顺利击落位于1米和1.3米高立柱上的木桩,随后通过限高限宽通道,快速而精准地进行堆叠箱作业;后方堆场,轨道吊吊着集装箱一气呵成完成“踢足球”、过限宽“七字型桩巷”、定点装车、定点放箱等系列操作。与此同时,智能远控中心内,参赛人员屏气凝神、严谨认真,专注地盯着操作台上的屏幕,双手紧握操作手柄,手指灵活地拨动相应的按键。
为全面提升自动化设备远程操作技能,进一步增强远程操作司机学技术、强本领的信心和决心,打造一支专业、精准、高效的全自动化码头操作团队,从9月下旬开始,南沙四期组织开展岸桥、轨道吊远程操作技术比武,考验机械司机对于远程操作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特别是在不同类型作业、困难作业的应变能力。
经过个人和团队协作竞技,选手们均顺利完成所有操作,涌现出了一批技术过硬的先进个人和配合默契的团队。
高技能、高素质的装卸作业队伍是港口企业安全生产和持续发展的基础,南沙四期始终把提升作业人员技能,打造高素质装卸作业队伍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积极搭建平台,鼓励广大员工立足岗位,锻炼成才。本次作业承包单位装卸业务技能竞赛考验劳务作业人员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在20分钟内完成箱体防风桥锁和防风拉带安装、安全岛装锁、箱体装拆加固和锁杆开闭锁。决赛现场,选手们矫健的身姿和熟练的操作技巧让人赞叹,现场掌声不断。
选手们纷纷表示,通过开展开展技能竞赛,有利于提高全员的安全生产、应急处理和快速反应等综合能力,为码头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南沙四期党总支书记、总经理何业科对此次开展的系列技能比武给予了高度认可,并提出五点希望:一是学习积累,持之以恒。希望广大员工发扬合作精神、竞争精神,在工作中打磨技能,将技能提升与安全生产、提质增效结合起来,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二是坚守匠心,砥砺前行。希望广大员工不断提高知识化、专业化水平,成为做好工作的行家里手,在南沙四期自动化码头发展中实现自身价值。三是要立足岗位,争创一流。希望广大员工能够立足本职工作,脚踏实地、善作善成,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四是要守正创新,担当作为。充分利用好全自动化码头这个平台,敢闯敢试、奋发作为,以昂扬向上的开拓进取精神为推动智慧港口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创新动力。五是选树典型,岗位造才。各单位、各部门要多措并举营造岗位成才、建功立业的浓厚氛围,为南沙四期全自动化码头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南沙四期工程是全球首创的“广州方案”全自动化码头,对各岗位人员能力素质有更高要求,一支爱岗敬业、能力过硬、技艺精湛的员工队伍是“广州方案”落地的重要保障。此次进行的系列技能比武,既是对公司员工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检验,也是各岗位之间技术交流能力展示的平台。参赛选手在技能比武中亮绝活,展英姿,锤炼本领,提升技能,实干创新,共同谱写了新时代守初心,担使命的奋斗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