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通过优化人才政策、创新引才机制、落实育才措施等系列举措,优化提升人才竞争力、支撑力、源动力、创新力、服务力、吸引力,全力推动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
完善政策,提升人才竞争力。出台了关于推动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十二条措施、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实施细则、博士(专家)工作室评选管理办法、黔西南州直事业单位“人才编制池”使用管理办法(试行)、黔西南州非公领域“重点人才引进计划”评选管理办法(试行)、黔西南州职业技能培训品牌建设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构建起具有一定区域竞争优势的人才政策体系。
招才引智,提升人才支撑力。依托贵州人才博览会、省知名高校专项引才活动搭建全职引才平台,依托专家服务基层项目、东西部协作专业技术人才互派交流机制搭建柔性引才平台。2022年,发布人才需求5503人、“揭榜挂帅”项目17个、“赛马制”项目7个,引进各类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609人;“三支一扶”招聘高校毕业生231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968人;5个专家服务基层项目入选贵州省2022年专家服务基层自行前往服务项目;引进惠州市专家人才274人到黔西南挂职帮扶。
厚德重才,提升人才源动力。落实向基层一线、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民营经济组织、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职称倾斜政策,开展职称分类评价,依托信息技术手段精准识别和全面落实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实现全州5300余人职称申报评审全流程“云上评”。深入推进人才人事领域“放管服”改革,持续落实用人单位自主权,有序推进县以下事业单位建立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2022年全州共晋升4188人,占拟符合晋升条件人数的77.21%。落实高层次人才津贴补贴政策,兑现高层次人才津贴1100.68万元。落实非公领域人才政策,组织开展2022年度非公领域“重点人才引进计划”评选认定。共申报“精英型人才”45人,“骨干型人才”47人,“成长型人才”44人。
教育培训,提升人才创新力。努力健全完善“人社部门规划调控、行业主管部门组织、企事业单位实施、个人积极参与”的培训教育体系,大力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事业单位人员初聘培训和技能人才“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努力提升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2022年,选派专业技术人才87人次参加省内外各类高级研修班和能力提升班培训,选派专业技术人才387人赴惠州市交流学习;3万余名专业技术人才参加公需科目学习测试,1148名事业单位初聘人员完成初聘培训,技工院校累计招生2155人;开展农民就业技能培训30162人次,开展“粤菜师傅”师资培训1期48人次,学员班培训15期602人次,开展“南粤家政”师资培训1期48人次学员班培训16期665人次,“广东技工”项目已送惠州技师学院49名学生就读电气自动化和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配合教育、卫健、水务等行业主管部门开展专业技术人才集中培训和分类培训等。
搭建平台,提升人才服务力。动员挖掘各类企业、学校、民族手工艺传承人积极申报技能大师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统筹推进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指导兴义师院、黔西南职院加强省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建设。2022年,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线下、线上培训1.6万余人次。优化“人才之家”“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功能,开通96567人才服务热线,将各类型人才作为服务对象,为各类高层次人才提供高效、精准、优质的服务。推进职称评价信息化建设,全面实行职称申报评价全程网办,加强职称证书信息采集,实现职称证书在线核验,职称评价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有效提高了。
优化生态,提升人才吸附力。以贯彻落实黔西南州人才政策“新十二条”等政策文件为契机,开展“一进两送助企纾困——人社政策找企业行动”活动,主动上门“零距离”服务企业,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努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实施引进高层次人才“一站式”“保姆式”服务,持续为高层次人才办理黔西南州“优秀人才服务卡”,为引进高层次人才看病就医、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社会保险等提供有效保障。积极营造良好人才氛围。通过各类媒介加大人才政策、优秀人才、人才工作先进典型等的宣传报道力度,在黔西南日报社、州电视台开设《金州英才》专栏进行专家事迹宣传,不断扩大人才工作的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